西部新闻网讯(笑笑生)“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古人用寥寥10字勾勒出一幅充满绿色生态的乡村田园画,这样的画面虽然离我们的生活有些遥远,但是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下,古诗词中所体现的绿水青山也正是我们最为向往的生活和生态文明蓝本。
明天就是世界环境日了,“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作为今年的主题,正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一次实践。
全社会都应该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作为个体,我们从自身做起,努力做到“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作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大户”,地方政府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
这不,就在全国生态大会召开不久,陕西省这几个地市的环保问题又被约谈通报。中央环保督察、省委环保督察,在几轮重拳破沉疴的重压下,为何还有环保问题频现?是旧病复发,还是痼疾难除?一方面重表态,一方面却轻落实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难道就不怕被问责吗?今天,坊叔就和坊友们聊一聊这个怪现象。
是旧病复发,还是痼疾难除?
就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后的第10天,陕西省环保厅对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第一次约谈通报,其中,清查进度慢、虚假错误标注、清查进度滞后等问题最为突出。
“宝鸡市清查工作总体进度缓慢,未开展市级督办;宝鸡市眉县清查进展较慢,大部分企业未进行现场核实,且标注错误较多,大量可能排放污染的企业被标注为无污染”……
从通报的情况来看,此次通报的7个问题,宝鸡市就占了3个。从通报的内容来看,基本都是工作推进缓慢、清查进度严重滞后。
而宝鸡眉县此前就有环保问题的“前科”,就在今年1月,陕西省委第二环保督察组给宝鸡市反馈的的问题中就提到,眉县常兴镇纺织工业园区有34家企业没有立项或环评,4家企业存在应淘汰的工艺,5家属于污染小作坊,相关部门未进行有效监管和查处。
这一次又因全国污染源普查进展较慢、虚假标注问题被约谈通报,不知是旧病复发还是痼疾难除?
这更加印证了今年1月陕西省委第二环保督察组反馈的问题中提到的“宝鸡市对环境保护工作推进不够有力,对环境保护工作认识仍有差距。一些领导同志对宝鸡环境保护缺乏忧患意识,存在自我满足、盲目乐观的现象。环境保护责任和压力上紧下松、逐级衰减,个别区县仍然存在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问题。”
那么,问题反馈了,是彻底整改还是敷衍了事?是严格落实还是阳奉阴违?从这次的通报约谈似乎能看出一些端倪。
作为每10年一次的全国污染源普查,通过普查可以全面掌握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情况,了解主要污染物产生、排放和处理情况,建立健全重点污染源档案、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和环境统计平台。
这对于准确判断我国当前环境形势,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政策、规划,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补齐生态环境短板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这次普查过程中,检查组却发现了看似“新症”的“老毛病”:对环保工作推进不力,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陈旧思想严重。
以这次普查约谈问题较多的宝鸡市为例,坊叔先从时间上梳理下去年以来环保检查、督查、反馈、整改、通报等问题。
面对中、省的环保督察,宝鸡市看似“严肃整改、积极推进”,但采取的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临时应付的“固定整改套路”。
在这一次的全国污染源普查中,老毛病又暴露出来,被通报看似偶然,从通报的问题来看却契合了“只要不干净就会露马脚”的必然。
表态铿锵有力 表现虎头蛇尾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发现问题—积极整改—认真落实,不可否认,对于环保督察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我们看到宝鸡市的态度是认真的,然而在具体落实方面却大打折扣。
坊叔梳理发现,从2017年以来,针对中、省环保督察反馈的问题,宝鸡市先后召开动员大会、部署大会、制定整改方案、印发整改方案等一系列整改措施。
就在
从整改效果来看,宝鸡的整改情况截止今年4月底,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15项问题中,3项由市委、市政府负责整改的问题已经完成销号;12项涉及我市配合整改的任务,有10项正在等待预验收,2项正在整改推进中;省委环保督察组反馈的42项具体问题,目前9项已经基本整改到位,其余33项具体问题中,有23项问题按照整改方案稳步推进,还有10项问题由于客观原因,目前正在加快推进。
那么问题来了,一方面针对环保督察问题积极表态严肃整改,一方面对于环保工作却依旧推进不力、我行我素,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作为一种监督检查地方环境保护存在问题的重要手段,环保督察的目的是督促地方形成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的一次洗礼。绝不是选择性整改,做些表面工夫,从思想上不够重视。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不仅仅靠积极表态,更要以实际行动践行起来。在落实中、省工作上,不但要有斩钉截铁的表态,更要有以身作则、不折不扣的落实。
虎头蛇尾式的表态,在思想上的不够入脑入心,搞的就是形式主义,此类侥幸思想的蔓延,再好的方案和规划也会在一片“落实”声中“落空”。
本次通报约谈看似小事,实则是“小问题”积累的“大麻烦”。如果政府因难舍眼前利益而消极应对环保问题,那么在接下来的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中,在环保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将是重点“关注”问题。
目前,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已全面启动。6个督察组将陆续进驻河北、河南,内蒙古、宁夏,黑龙江,江苏、江西,广东、广西,云南等10个省、区开展督察“回头看”工作。
“回头看”看什么?看的就是有没有“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衍整改”的问题?关于生态环境问题是否推进不力、立行立改?按照要求,这次“回头看”就是要“新账旧账一起算”。
通过“回头看”,及时对思想之偏、工作之误、作风之弊来一次大排查、大扫除、大检修,从而调整思想认识之偏差、工作不实之错误,进行自我净化和提高。
据统计,中央环保督察不但促进地方政府整改了环保问题,还促进了地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很多地方把中央环保督察当成推动绿色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很好契机和动力,借此机会加强企业的污染防治,内化环境成本,让守法企业有了一个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就在5月18周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各相关部门要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职责,使各部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分工协作、共同发力。”
看似新问题,实则老毛病。如果宝鸡市不以此为契机加大整改力度,对形式主义的工作作风不加以整治,对环境生态工作不上升到首要位置,那么在接下来的“回头看”中,麻烦不仅仅是约谈通报这么简单。
也希望陕西各地市政府以此为契机,将绿色发展主动融入到执政自觉上,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三秦大地上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图片和文字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