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前沿 真实 引领 公益 网站热线:13259888867 总编信箱:xibuxinwen@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西部资讯 > 陕西资讯 > 正文

西安易俗社原社长 冀福记谈易俗社百年发展史

www.xibuxinwen.com(2017-12-11)来源:西部新闻网
复制链接关键词:
     
     西部新闻网讯 2017年12月11日, 冀福记 西安易俗社原社长,国家一级演员、编剧,现为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馆研究员、西安戏剧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西安秦腔剧院艺术顾问委员会主任、陕西省梨园学会会长,在戏曲界享有极高的荣誉。曾长期在文艺广播主持《老冀说戏》栏目,主持风格严谨、朴实,内容广博、深邃。
 
  前几天有幸参加大渭文化科技商贸有限公司丝路汇线下体验活动第四期“漫赏秦腔”,
 
  有幸听取了“冀福记”老师的一番演讲,备受启迪。
        说到冀老师先说说“戏剧状元”,它是已故著名作家陈忠实对冀福记的赞誉,
      陈忠实是戏迷,爱看秦腔,在题词中,陈忠实写到“冀福记与我同龄属马,看他的戏,真是永久性的记忆……我说他是戏剧状元,不是戏说。”
 
  易俗社的由来
     冀老师说:辛亥革命之后有抱负的知识分子和现在的你们(20岁左右)的年龄差不多。当时处于国难当头时期,民族的出路到底在何方?像鲁迅就弃医从文了。当时西安的知识分子都在思考如何让民众从封建的思想牢笼中脱离,可当他们去钟楼演说时却没有人去听。
 
  有一次当他们在南大街的一个小茶楼喝茶时发现路边有一个盲艺人拉着二胡唱着秦腔竟然围了一群人都在那听。唱的正是秦腔的经典段子,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在传播正能量。
 
  回首历史中国妇女除了帝王和富家小姐拥有受教育的权利外,千百年来其他妇女都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但是她们却懂得中国的历史懂得敬 善 慧 德来生儿育女传播中国文化,她们懂得的这些道理是从哪里来的呢?就是从中国戏曲秦腔这个载体,也就是高频教化,她们将从戏曲中所看到历史的所听到智慧的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如《三娘教子》就是教会妇女如何培育孩子。 这一切的一切无不反应了戏曲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独特价值。
 
  喝完茶后这些知识分子彻底领悟到要让民众醒悟就要用他们所热爱的艺术方式去传播,回去之后立即召集有识之士和秦腔艺人组建了易俗社。建社的宗旨是移风易俗传播教育开发民智。
 
  我对易俗社执念
 
  如今易俗社到现在也有一百年了,在这一百年的历史当中我在易俗社工作了20年,从1985至1996年春。在我干了10年之后省委宣传部调我到戏曲研究院担任院长,当时我之所以拒绝是因为在易俗社这么多年我还未完全学习掌握到戏曲的文化和精髓,不足以去担当院长。
     在易俗社前十年我主要工作是建社和完善戏曲艺术资料室,建社易俗大剧院易俗老剧场,以及六千平方米的职工宿舍楼等。当时在易俗社周围还有其他3个古老的剧社。但是改革开放之后经济潮流席卷而来其他3个剧社被解散,房地产商将其盖成了商场大楼,那时易俗社300多号人被裁下来只剩60多个人。
 
  当局者和房地产商也找到我要将易俗社解散盖成商场,面对如此困境我也毅然决然的拒绝了他们给与的优厚待遇保住了易俗社,才使得易俗社能够传承至今。在过去钟楼电影院钟楼文化局,钟楼大剧院等这么一大块地方都属于易俗社的范围,这么大易俗社不是靠国家养着,而是这群有志者靠艺商养艺来建社易俗社来繁荣秦腔艺术。
 
  易俗社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
 
  虽然时过境迁当时的盛况也一去不返,不过令我欣慰的是西北大学目前在研究百年易俗社的课题,他们的教授说我们研究的角度和别人不一样,我们认为易俗社主要有三个重要的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当年组建了易俗社的以李鹏轩为代表的人物。
     第二个阶段,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后把包括梅兰芳等在内的剧团都给解散了,为什么易俗社能够保存下来呢,得益于习近平主席的父亲习仲勋同志,当时是我们西北地区军区委员会的主席,他特别的重视和了解大秦文化秦腔的艺术价值,也知道易俗社在近代历史中的价值,在他的提议下易俗社才得以保全。之后易俗社被政府接管,习仲勋同志指出应该把接管换成接办,因为易俗社办的很好我们不需要管他,而是按照易俗社发展的道路去继续支持他办下去。就是因为改了一个字我们现在才能听到易俗社这么原汁原味的地道秦腔。假设如果没有习仲勋同志也就没有我们易俗社,也不会留下秦腔给与我们的宝贵艺术财产。
 
  第三个阶段也就是八九十年代的市场经济时代,当时我作为社长也面临同样困境,看着三个有的比易俗社还古老的剧社一个接一个的倒下去变成商场,我的内心备受煎熬不过作为艺术家的良知使我坚守住了自己的责任与理想。我认为要建设好易俗社一定要恪守三点,第一一定要建社好的艺术环境和氛围,第二一定要完善好艺术资料,第三一定要培养好和留住艺术人才。虽然专家提出我在第三个阶段为易俗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我认为受之有愧。
 
  关于贾平凹先生的《秦腔》
     我们都知道贾平凹的小说秦腔,在中央电视台采访他时问道,国内外的读者都不理解,这本百万字的小说为什么要用一个地方戏的名字命名。贾先生表示这个问题只有西安易俗社的社长才能回答,于是我被邀请解答这个问题。
 
  我当时我是这样回答的“我的乡党平凹先生之所以如此命名,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河北北京的周口店猿人,一个是大西北陕西蓝田猿人,这两个猿人在狩猎的时候嚎吼的第一声,北京猿人是京腔,而蓝田猿人吼出的是大秦之声。随后轩辕黄帝统治了整个部落,他们欢呼雀耀所吼的便是秦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所流行的也是秦歌,盛唐时期唐明皇组建梨园,梨园里所唱的也是秦歌,秦腔的历史和价值远远不是一个剧种的问题,贾先生这部小说反映了黄土地儿女的辛酸苦辣喜怒哀乐,所以命名非“秦腔”二字不可。”
 
  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
 
  随着中国的发展不断壮大的国力,来自其他竞争意识的不断冲击。我国的文化发展面临着严重的考验,我们必须坚定名族自信,大力发展文化自信,让我们国家不断成长,使我们中华民族将文化根基,国力根基牢牢扎根在中华大地上!将中国四千年文明稳固的传承下去。
 
  回顾历史,当年的鲁迅,当年的易俗社组织者都告诉我们同一个道理,只有文化才能从根本上来成就我们的民族。文化繁荣才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成为强国的根基!
编辑:新闻网西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