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社区文化 延安人得到了什么? 社促会会员在“我为延安种棵树”活动中合影。 资料图片 西部新闻网消息:在延安解放剧院广场、大桥广场、胜利广场、文化艺术中心广场,每天清晨和晚上都聚集着许多扭秧歌、唱民歌、跳集体舞的人们,尽管这些人性别、年龄、身份、着装各不相同,但共同的爱好使他们交融在一起,欢乐在一起,为古城延安增添了一道动感十足的亮丽风景。 在文化艺术中心广场上,一位脸上挂着汗珠的老太太说:“退休后的那些年,为了消磨时间,我学会了打麻将,可是整天坐在空气污浊的房子里,我不仅时常咳嗽,还因为坐得太久患上了腰肌劳损。后来邻居拉我来这里锻炼,这不,才两个来月,我的病就减轻了不少,而且还结识了许多老姐妹,我们平时在一起有说有笑,可红火哩!” 在胜利广场上,两位延安大学的女大学生说:“我们学校离这里很近,所以我们经常和同学们一起来这里跳舞,这里的文化娱乐气氛太浓了,不光吸引了周边居住的工人、村民、离退休老人,你看,就连那些在旁边摆地摊的小商贩,也随着音乐节奏扭动呢。” 的确,因为来到了这里,有多少夫妻减少了拌嘴,有多少邻居拉近了关系,有多少人愉悦了身心,有多少人减轻了病痛。当然,这些都无法统计,但我们感同身受的是,和谐的氛围已经越来越浓地弥漫进我们的生活里了。 中共延安市委原副书记、著名摄影家、延安市社区文化普及促进会会长张勋仓告诉记者,这只是他们社促会工作成效的一个缩影。 几位热心人撑起的摊子 2008年2月28日,受陕西省社区文化普及促进会的委托,几位热心社会公益活动的延安人,在没有劳动报酬的情况下组建成立了延安市社区文化普及促进会,他们通过组织和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逐步发展会员并将活动范围扩大到多个社区和周边县区,为提高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做出了可喜的成就。 两年来,他们精心组织文艺专场演出,先后抽调百余名会员,在一些重大活动、重要节日里为全国百家新闻媒体、民革陕西省委、省社促会奉献了十余次专场演出,博得了省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 他们常年在市区五大广场举办文化义演,将校园文化、机关文化、企业文化、军营文化、小区文化等紧密联系起来,为市民源源不断地提供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的文化大餐。 他们还十分重视社区文化传播与交流合作,与志丹县共同举办了“唱响红都保安、舞动魅力志丹”大型文艺演出;与市文联联合开展了“深入企业、共创和谐”文化交流会。部分会员还到北京、内蒙古、山西以及港澳台等地参加文化研讨、学术交流和文艺演出,其中“兰花花”歌唱团赴贵州参加“红歌会”荣获金奖。 作为党委、政府认可和支持的社团组织,延安市社促会始终要求会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积极参政议政,努力为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常务理事刘和民有4篇建设性论文在政府网发表;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彦春、理事张谢良撰写的“我为延安种棵树”活动方案被市委、市政府采纳实施;常务理事杨喜平撰写的“邻居大串门,温暖你我他”对如何开展社促会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常务理事强学信有关“三山绿化”问题的提案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该会还先后20余次受到市人大、市政协、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党政部门的邀请,出席一些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建立了互信合作关系,为该会协调关系、收集整理材料、获取有关信息提供了很大便利。同时,在组织的各项活动中,他们始终高举先进文化的旗帜,弘扬主旋律,自觉同低俗、落后的文化、意识作斗争,履行好传播知识、培育文明、活跃生活、促进和谐的光荣使命。 一本杂志的吸引力 延安市社促会坚持面向群众,广泛吸收社会精英,努力培养、壮大会员队伍,不断增添生机与活力,形成了社促事业的中坚力量。在此过程中,他们大胆尝试创办了《社区文化》杂志,并不断提高编辑水平,扩大阅读范围,目前已刊出21期,累计印刷3万余册,阅读人数逾10万人次,许多人从中了解了有关政策,掌握了法律知识,学会了生活和生财之道,并在社区文化的魅力感召下自觉地加入到创建和谐社会的行列之中。 张先生是一位文学爱好者,但几次投稿未被采用后,他转而爱上了喝酒,整天醉醺醺地没有精神。去年,他加入社促会后连续在《社区文化》杂志上发表了不少文艺作品,名气也渐渐大起来。张先生深有感触地说:“我现在才尝到了人生的乐趣,感觉比过去喝酒的时候充实多了。” 采访中,记者听说了这样一件事:东苑小区一位住户家的管道因发生漏水事故而影响到下边的一户人家,两家主人发生了争执,从此见面再不说话了。社促会的一位会员知道这件事后,有意将两人邀请到同一个文艺活动点参加活动,并作了不少劝说工作,使两人很快冰释前嫌,重归于好。所以许多人说,社区文化活动的普及打开了人们之间曾经的隔膜,增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使许多尚处在萌芽状态的题和矛盾得到了化解,这对加强社会治安、促进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无疑都大有好处,对各地政府来说,在一些方面也实现了行政手段所难以达到的好效果。 2010年7月27日,记者与社促会的会员们一起来到南泥湾,参加了他们与陕西陆军预备役步兵第141师2团共同开展的“社区文化进军营”活动。在向该团赠送《社区文化》杂志和部分文学作品的同时,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彦春代表全体会员向部队官兵表达了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并与该团政委牟标就未来的互助协作、文化交流等多种议题进行了亲密的交谈。在打靶场上,该团团长张栋详细地向会员们讲解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各类枪械知识,并和教练员一起手把手地教会员们进行了实弹打靶,为会员们上了一堂生动而有意义的国防教育课。会员们都说:“有社促会这个平台,我们不仅更广泛地接触了社会,而且从中学习和领悟到了许多东西,这对我们更好地干好本职工作和服务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区文化要覆盖全市 目前,延安市社促会的会员人数已经发展到300多人,在志丹、甘泉、吴起、延长、延川5县相继成立了分会。同时,文学创作委员会、老年健身委员会、音乐舞蹈委员会以及兰花花女子合唱团也一个接着一个成立起来。随着工作量的日益增长和业务发展的需要,乐于奉献、精于策划的常务理事安思危被增选为副秘书长;热心工作、能力出众的孙继莲、耿志杰、吕沛华、王雪峰、李玉胜、胡敏以及城市3个办事处主任等9人被增选为常务理事;延安大河智业公司、亿邦文化传媒公司、延安电视台《每日一笑》栏目也被发展为会员单位。按照工作计划,未来几年,延安市社区文化普及促进会的工作范围将覆盖全市,把分会发展到每个乡镇、每个行政村,从而极大地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力地促进和谐社会与人类的文明进步。 由于做出了上述好成绩,省社促会秘书长郭建兰先生欣喜地说:“延安市社促会自成立以来开展了大量的社区文化普及促进工作,先后组织开展了社区群众植树造林、北京老知青故地重游、社区群众迎奥运文体赛、社区健身球比赛、社区文艺展演、各县社区文化调研、会刊发行宣传等大型活动和基础工作,不仅得到了延安市委、市政府的肯定,也得到了各社区群众的高度认同并积极参与其中。在全省的社区文化建设工作中产生了广泛影响,为省内各地市区的社区文化普及、促进基层组织建设带了个好头,树立了榜样。”(责任编辑:苹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东部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中国东部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