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网-中国东部网:打造中国东部第一主流媒体 网站热线:13991224333 总编信箱:1182290666@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东部资讯 > 北京资讯 > 正文

记者下井体验采煤一线矿工生活--走进澄合矿业公司王村斜井

www.cndongbu.cn(2012-06-07)来源:西部新闻网
复制链接关键词:
         
        
  
  西部新闻网消息:(阳光报 记者杨月锋文/图)提起煤矿,人们会想到恶劣危险的环境,想到煤尘飞扬。日前,记者来到澄合矿业公司王村斜井,深入到200多米的井下,实地探访了这座渭北明珠。
  
  5月26日,记者走进王村斜井,只见绿树成荫,完全没有煤灰漫天的场景。环顾四周,整个矿区更像是一座充满生机的绿色生态工业园区,令人耳目一新。
  
  矿长的安全观:安全一失万无
  
  陪同记者下井的是该矿矿长赵建国,一个身材并不高大但十分精壮的汉子,略显憔悴的脸庞挡不住眼神中的热情与细致。调度室工作人员为记者一行人办理了入矿介绍函,并领取了工作服、安全帽、矿灯等物品。在调度室的电子大屏幕上,记者清晰地看到了地面广场、井下生产和运销系统情况。赵矿长告诉记者,视频监控系统使煤矿真正实现了安全管理无盲区、无盲时、无盲点。
  
  在安全信息站,赵矿长领取了《王村斜井走动式管理检查表》、《现场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反馈表》、王村斜井管理干部现场岗位描述检查表,和领导带班下井及安全检查登记卡。“目前我矿以定人员、定次数、定线路、定任务、定落实为内容的干部走动管理,已在全国(省)开始推广,这三表一卡只是其中的一个内容。”随行人员告诉记者。
  
  按照要求,下井人员都要进行入井前安全培训。在培训室,记者接受了煤矿安全常识和井下工作程序培训,填写了相关表格,并测量了体温、血压。走过百米安全文化长廊后,终于看见斜伸入地下的井口了,记者有一丝惊喜。没想到又有人过来,再一次对记者一行人进行安全检查。至此,所有的“入井”手续才算办完。在信号工的护送下,人车徐徐朝地心驶去。3分47秒后,记者一行人到达了井下。“没想到下个井这么麻烦。”报社随行同事小刘抱怨道。
  
  “只有树立一失万无的安全意识,才能想方设法查找出安全隐患,做到万无一失的万全准备,在煤矿,安全是最大的效益。”赵矿长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了记者的共鸣。
  
  采煤工周全全:辛苦并快乐着
  
  在井下运输大巷里,记者发现轨道铺设得笔直,电缆、管道吊挂如一条直线。行走了半个多小时,记者一行人来到了该矿的5216工作面。遗憾的是该工作面正在回撤,记者未能见到一线职工进行采煤作业。赵矿长说:“现在全矿所有采面上都用大型综采机械化设备,职工们只需轻扳手柄,即可完成顶溜子、拉架、推帮等繁重的体力劳动工作。大功率的割煤机组,每8小时可达到上千吨的产量,而且机组司机只需轻按遥控盒即可操作。”
  
  在井下行走了三个多小时后,记者浑身酸痛,连腰都直不起来了。赵矿长笑着说:“我们到超市休息一下。”井下还有超市?记者用疑惑的目光打量着赵矿长。当来到超市时,记者被眼前的一切震惊了:超市布置的温馨雅致,里面设置了饮水机、洗漱台、休息排椅。在超市显要处,记者还看到配备各种常见药品的医药箱。
  
  在超市用餐完毕,记者便坐到了驶离井下工作面的人车上。刚下早班的采煤工周全全告诉记者,工作环境的改善、社会对矿工的尊重和价值的承认,使他现在干起活来充满了力量,套用一句时髦的话,就是“辛苦并快乐着”。
  
  洗完澡,记者来到矿区广场,一排排小轿车映入眼帘。“这几年矿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少职工都买了汽车。现在矿区有二百多辆私家车,都放不下了。”该矿宣传部部长张晓军自豪地说。
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东部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中国东部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