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网-中国东部网:打造中国东部第一主流媒体 网站热线:13991224333 总编信箱:1182290666@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东部资讯 > 北京资讯 > 正文

西安“造湖运动” 拟投资百亿造28个湖引热议

www.cndongbu.cn(2012-09-04)来源:未知
复制链接关键词:
                          
 

 

位于西安东郊的雁鸣湖,是西安近年开挖的一条人工湖,水域面积超千亩。目前,该湖整体修建尚未完工,但周边已房产林立,且房价不菲。

【编者按】

经济持续调整之际,多个省市于七八月间宣布了大手笔投资规划及一些新建项目,这似乎显示着地方政府主导的新一轮投资潮来临。公开数据显示,迄今至少有13个省市宣布了逾10万亿元的投资额。

有专家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来源于多方面的压力,且由于城市化仍被认为是当今经济发展和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动力,因此地方政府希望通过传统的城市空间扩张的方式,通过搞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新区、特区建设等一系列大项目,来拉动地方经济。不过,也有学者对地方政府财力提出了担忧。

是单纯的刺激性投资,还是转型之路上对城市化路径的探索?

早报记者 近日对陕西西安、云南德宏、甘肃兰州以及重庆、广州、南京、温州等城市进行实地调查,试图还原这些规划的进展与背景,并剖析其面临的挑战与解决之道,以兹为鉴。

极度缺水之地,却想打造成八水滋润的国际化大都市。怎么办?十三朝古都西安给出的答案是:引水、修河、造湖。

依据规划,西安今年将在西南郊破土动工水面面积达10.4平方公里的人工湖——昆明池,相当于人工挖出两个西湖。

修建昆明池,只是西安“造湖运动”的一个缩影。截至今年8月,西安已建、在建、规划建设的人工湖已达28个,遍布西安的城区与近郊。昨日,西安市水务局一名负责人告诉早报记者,28个湖水面面积30平方公里左右,超过了5个西湖,造价总计达百亿元。

翻阅近现代史,西安在1958年才有了第一个算得上“湖泊”的人工湖,而护城河直到2002年还是一条臭水沟。如今,西安一边四处建湖,一边绕湖造城。喊了几十年大城崛起的西安,如今欲借水复兴。

自汉代起,西安就有“八水绕长安”的美称。西安(古称“长安”)在汉唐盛世期间,正是水草丰美时,不缺水,也不缺人工湖。历史的车轮是否会出现惊人的轮回?西安10年砸3万亿元,国际化大都市的梦想能否成真?

大手笔

8年重现消失千年昆明池

水面面积10.4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西湖,绕湖兴起一座60万人工作生活的田园新城。

2020年,内陆的西安人将不再羡慕西湖与杭州人?这看似无厘头的假设,还真引起了西安人的热议。

依据规划,到2020年,西安市西南郊的斗门镇将出现一处水面面积10.4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西湖的人工湖——昆明池。此外,环绕着昆明池,还将出现四个特色各异的风情小镇,兴起一座60万人工作生活的田园新城。

打开规划图,昆明池距西安西三环直线距离5.5公里,形似一水瓢,又似一孕育新生儿的胚胎,将于今年底破土动工。而昆明池的规划者们已在宣称:碧波滔滔,滨湖绿地,绝不逊色于西湖美景。

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安的每一处地界似乎都能找到历史的痕迹与文化气息。昆明池亦是如此。史料记载,它最早存于汉代,消失在唐末,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人工蓄水工程、最大的人工湖。据考证,古代的昆明池面积在10余平方公里,是汉武帝仿云南滇池修凿而建,用于训练水军,此后亦是汉唐两朝皇家园林上林苑的主要构成。昆明池在唐末逐渐干涸并最终消失,前后共存世950余年。考证称:因国力衰退,常年未进行维护,遂干涸为陆。至当代,昆明池遗址已全部变成农田或村民住宅用地。昆明池还不缺文化传说,一些传统文化研究专家认为,位于长安区斗门街道办的已有两千余年历史的石公石婆像就是牛郎织女的原型。因此,有专家们建议,在昆明池水域开建“七夕文化公园”。

8月初,早报记者在西安斗门镇石匣口等村庄寻访。村民告知,多年前,就有水利部门来此勘探,为重建昆明池做准备。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告诉早报记者,勘测工作早已完成,昆明池的详细规划9月底将出台,村庄的搬迁即将启动。

据西安本地媒体报道,《西安昆明池文化生态景区规划》在2011年通过专家评审,今年方案再次调整,形成了10.4平方公里水面的调整方案,该方案已经上报。目前,昆明池板块31.56平方公里概念性编制已经完成。根据规划,将把昆明池打造成一座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和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人居天堂,2020年昆明池景区将形成规范化运营。

大跃进

从两条“臭水沟”到28湖

今年8月前,水利部门称,将用5至10年建设改造“八水九湖”,8月16日迅速变成28湖。

其实,昆明池的水面规划还经历过一次“大跃进”:2011年底,昆明池规划水面面积还只有4.5平方公里,然而今年该规划数字一下子翻了一倍达到10.4平方公里。对此,一名知情的西安市政府规划人员称,这是省长的意见,“省长说既然要做,就要恢复到历史状况(昆明池古代水面面积10余平方公里)”。

昆明池的宏伟盛景,勾起了西安人的“大湖”梦。然而,长安大学水与发展研究院教授李启垒称,解放之初西安没有一个真正意义的湖,2000年左右印象深刻的也只是两条“臭水沟”。

李启垒说,解放前后的西安地图,找不到一个“湖”,“城市公园里有小水池;农村有一些水塘而已。”在他的记忆里,解放后西安最早能称得上“湖”的是兴庆湖。该湖是1956年西安市政府动用17万人、历时2年挖出来的人工湖。

此后半个世纪,兴庆湖都是西安城内最大的湖泊,水面面积不过150亩。其间,西安在1960年代至1990年代遭遇过多次水荒:工厂停产减产,高校被迫放假,人畜饮水困难,地下水遭狂采,导致矗立了1300多年的大雁塔都倾斜了上千毫米。

缺水、少湖,是西安人抹不掉的记忆;而人工湖泊变“臭水沟”则是西安人的一道伤痕。李启垒说,在2000年左右,西安人谈“湖”色变,记忆最深的就是护城河与汉城湖(曾名“团结水库”)。李启垒说,护城河水几近一潭死水,经常水质变臭;建于1971年的汉城湖,全长6.27公里,承担着周边61平方公里城市污水、城市雨洪的排泄任务,库区淤积严重,库水乌黑发臭,库周垃圾遍布。

不过,西安近几年突然加快了城郊河道治理与引水入城工作。今年8月前,西安市水利部门称,将用5至10年努力,建设和改造“八水九湖”,呈现“八水绕长安、九湖映古城”的盛景。但是进入8月后,“九湖”已经远远不能代表西安造湖的速度与数量。8月9日,西安市水务局一名负责人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特意强调,“九湖”未必只是9个湖泊,只是个概念,指代“众多”。

而8月16日,西安市水务局在“通知公告”栏贴出了一则《实施“571028”工程 打造八水润西安胜景 》的消息,“571028工程”,即保护、改造、提升、新建“5引水、7湿地、10河系、28湖池”,西安市的新思路是:打造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八水润西安”新胜景。

据官方信息:28湖中,已建成13个,规划中的15个。其中,规划中的天桥湖、仪祉湖、太平湖、昆明池,水面面积1.8万亩。翻阅公开资料,28湖中相当一部分是历史上曾经有过后消失的,如:曲江南湖、太液池、昆明池;也有历史上没有的,如航天湖、三星湖。

西安市造湖的决心之大、速度之快,甚至都超出了部分水利专家的预料。8月中旬,李启垒等多名研究、参与西安市水务建设的专家称自己也是在看了报纸的报道才知晓西安将有28湖。

而重现八水绕长安盛景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安大学教授李佩成在8月27日告诉早报记者,他目前也不掌握28湖的水面面积、规划投资额等具体信息,“总面积还没有匡算出来”。

李启垒告诉早报记者,西安今日的造湖、治水之举,完全出乎了他的想象;而李佩成则感慨:想象,变成了现实。

“造湖”四问

28湖水从哪里来?

主要来自于三方面:节约省下来的水,治污后形成的中水,拦蓄下的雨水。

西安市水务局最新数据显示:西安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分别为全省和全国人均的1/3和1/6,是个极度缺水城市。1980年代,在我国严重缺水的40个城市中,西安曾居于首位。

一个极度缺水的内陆城市,开挖28湖,水从哪来?如何减少渗漏?怎样确保水质不变坏?

其实, 西安素有“八水绕长安”的描述。西安市水务局计划科技处处长王谷石告诉早报记者,“八水”指的是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八条河流。不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八水”几乎名存实亡,潏、滈、灞的水量异常小,个别河流几乎断流,且污染严重,治理艰难。

西安市水务局计划科技处处长王谷石说,近五六年来,西安对“八水”进行了大规模治理。而正是有了“八水”的畅流,才能有28湖的出现。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佩成也表示,秦岭每年有21亿至24亿方水流向西安,而西安至今每年用水量还没超过6亿方;西安缺水,并非没有水,而是在水的利用上出了问题,以前只是打井抽取地下水,没有考虑用地表水。

理论上不缺水。那么,28湖如何获水?王谷石说,水源主要来自于三方面:节约省下来的水,治污后形成的中水,拦蓄下的雨水。

如何确保水质不变臭?答案是:修渠引水,穿成串,科学调度。如:西安修建了黑河引水渠,不仅提供了饮用水来源,还解决了西安“八水九湖”的补给水问题。长安大学水与发展研究院教授李启垒告诉早报记者,按照专家的设想和规划,黑河引来的多余水,一部分回灌地下,补偿地下水;另一部分,通过新建引水渠,分两条线将各个湖泊串联起来,形成活水。

目前,西安市水务局也将建设西线工程,引用沣河生态水,届时,西安各大景观水将全部循环,公园湖水将常流常新。李佩成院士说,西安市将通过长藤结瓜的方式引水进城,将西安城内的湖泊、河池等水系连贯起来,形成循环。

 

造湖百亿元来自哪?

10作为公益性项目,造湖通过多渠道投资,政府出资1/3左右,2/3靠各方融资。

10.4平方公里的昆明池造价几何?王谷石称,项目书显示,包括征地拆迁,投资估算金额高达44亿元。

而据公开信息,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与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签署合作的“中交建昆明池综合开发项目”,在“十二五”期间的总投资将达到200亿元人民币以上。

具体项目内容包括:

1.总投资约130亿元、建筑面积约400余万平方米的沣东新城昆明池休闲组团片区城中村改造和安置工程项目。

2.总投资约53亿元的昆明池景观水库的建设开发。

3.总投资约17亿元的沣东新城市政道路及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开发。

李启垒说,昆明池项目的投资额是28湖中最高的,是“此前想都不敢想的”。时间回到2003年,西安为进一步改变城市生态环境,宣布未来多年实施拦河造湖工程投资额仅为11.8亿元。此后,西安市投入治水、造湖的投资逐年暴涨。如:投资20亿元建广运潭生态景区;投资14亿元对汉城湖进行洁污、清淤、引水、绿化;而投资恢复修建昆明池更是达到了一个顶峰。

王谷石称,因一些湖还是概念性规划,所以28湖的总造价现在还没具体匡算。不过,据现有的公开信息,28湖的造价已达百亿元。

2011年底,西安市出台了“十二五”水利规划,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西安市预计将对水利建设投资达到900亿元;将利用5至10年时间,基本建成适应国际化大都市要求的现代水务四大体系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十大水利工程。

另据8月24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西安将投入600亿元用于水系生态建设,目前,西安已经拥有生态水面4.5万亩(包括湖泊、水库与河流形成的水面),计划到2020年达到6.5万亩。

8月27日,西安市水务局一名负责人告诉早报记者:600亿元只是一个估算,未来几年热衷治水的西安到底还会有多少大手笔、会投资多少钱用于水系生态建设,尚没有个定数。

28湖,都是谁投资?西安市规划部门一位负责人说,造湖通过多渠道投资,目前各工程不可能政府一家拿钱,作为公益性项目,政府出资1/3左右,2/3靠各方融资。

西安为何热衷造湖?

政府看到了水和土地资源联合开发的价值,尤其是拉升房地产开发。

政府为何有了造湖的动力?西安市水务局的一名负责人告诉早报记者:政府看到了水和土地资源联合开发的价值;尤其是拉升房地产开发,人们喜欢傍水而居,导致水面周边土地升值,这是带动水利发展的一大引擎;而通过水面周围土地的开发,也给水利建设带来了资金的涌入。

就此,李佩成院士认为,近年来政府钱多了,思路也变了,有了动力也重视修渠造湖等治水工作了。他称:对人工湖的建设有个认识过程;挖一个湖,不单单是喝水、浇地的水利问题,还涉及环境、景观、宜居,产生经济与社会效益;例如,挖了湖,周边的地价成倍增长,就可卖地赚钱了。像渭河通过治理,原来河堤岸两旁的荒地荒滩,人们也愿意去买,“变成好地块了”。

早报记者在西安求学期间,曾去过南湖所在地,那时尚是一片荒地,垃圾成山;但现今的南湖游人如织。南湖周边的地价早已水涨船高,2010年就已突破260万元/亩。如今,南湖周边房产林立,房价更是超过了古城内、高新区等城中地段,成为西安房价最高之地,超过了2万元/平方米。

未来,承载着重现汉唐雄风的昆明池,周边区域或将再掀西安地价纪录。此外,早报记者探访雁鸣湖、汉城湖等建成、在建人工湖周边,同样见到红火的商住楼工地。

如今,许诺造湖成为了招商引资的一大利器。如:西安为配合三星项目建设,对三星项目潏河段进行治理,建设三星湖,预计2013年就完工。

8月25日,在由西安市水务局举办的“八水润西安”规划论坛上,李佩成院士提出新建议:除将水景观与西安市周秦汉唐古遗址相串联,还应将八水引进城,实现湖库相连贯通,增加水上航运线,让市民从一个水景观处到另一个水景观乘船游览;建设连接北客站和汉城湖水上通道,游客可乘船到达北二环。

早报记者曾问李佩成院士,是否担心这一新建议所需资金能否到位?李佩成说,政府重视、可多渠道融资等原因,“钱不是问题”。若李佩成院士的“狂想”再度变成现实,那么,西安距离水城威尼斯,已不再遥远了。

不过,西安掀造湖运动的更大的一个背景是,西安要建国际化大都市。国务院颁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将西安建成国际化大都市,人口达到1000万以上,城区面积达到800平方公里。

李启垒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曾多次称:近期众多进入人们视野的“湖”项目,都是为了配合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而《人民日报》曾报道:围绕水规划“大西安”,称西安市水务管理者的工作,与其说是管理好一座城市的水,不若说是围绕水规划好一座城市。

湖水是否会再次干涸?

等“引汉济渭”工程实现,将不会再次面临干涸、消逝的宿命。

规模宏大的西安治水、造湖运动,现实中又存在着哪些问题?西安土质酥松,气候干旱,如何防渗漏?

王谷石说,2006年建成的曲江南湖,采取了湖底铺设防渗膜的做法,但现在造湖为了遵循生态循环,已经不再采用此做法,而是采取夯实的做法,这一做法,既减少了渗漏,也遵循了生态循环。

不过,王谷石说夯实的做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湖水滴渗,造成周边一些人家的地下室出现了进水现象。

西安市水务局局长杨立说,2020年西安将达到1000万人。据测算,到2020年西咸主城区需水量约20亿立方米,较之当前缺口约为12亿立方米。

西安投巨资兴建的28湖会因缺水而再度消失吗?

李启垒说,等“引汉济渭”工程实现,应该不会出现这种可能。据公开报道,穿越秦岭的引汉济渭工程,通过调汉江水入渭河,将主要解决西安、咸阳等地的城市用水问题,工程总调水规模15亿立方米。李启垒说,到那时,西安城的湖池,将会得到源源不断的补给水,打造城中有湖,湖边有城,人在水边居,水从身边流的现代生态型都市才不会是梦想,昆明池也不会再次面临干涸、消逝的宿命。

王谷石也表示,未来八水润西安水格局建成后,雨洪水将是西安生态水主要来源,中水、生态水将占到西安市整个水系统水量的80%。

但是,纵观近两年来的西安本地媒体报道,湖水增多也带来了一大隐忧。市民在河道、湖池溺亡的消息较前几年明显增加。有人湖边洗手滑入湖中溺亡,有人翻越湖边栅栏拍照落水死亡,有人在湖边散步不小心落水离世,有人下水游泳溺亡。加强安全教育已刻不容缓。

 

  •  
编辑:西部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东部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中国东部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