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记者 李军)12月11日,第二届“一带一路”智慧油气田专家论坛暨品牌技术与产品国际交流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长安大学举行。
开幕式上,长安大学副校长贺拴海在致辞中指出,我国数字油田历经20年一直在建设中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长安大学有幸成为该领域研究与建设中的一员,先后举办了六届数字油田国际学术会议,现在又开辟“一带一路”与“共享制造”新领域。本次会议旨在加速油气田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推动油气田企业智能化与智慧建设。
陕西省石油学会秘书长张辛耘表示,构建油气田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模式,创新研发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中需要的品牌技术与产品,不但能够在国内发挥重要作用,还要在国际上实现共享,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挥重要作用。本次会议将通过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为油田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共享制造提供指引和动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授汤中立、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嵇智源、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李朝晖,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JacekZurada,加拿大皇家科学院、工程院院士陈掌星,哈里伯顿总技术顾问及会士RobelloSamuel,以及中石油、中石化、延长石油、长庆油田、胜利油田、湖北秉正讯腾科技等中外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等数百人在线上参加。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长安大学智慧油气田研究院”揭牌仪式,该研究院是在长安大学数字油田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成立的。汤中立、贺拴海等为研究院揭牌,并为院长付国民颁发了聘书。付国民表示,研究院将把握机遇,坚持方向,坚定不移地研究好数字、智能与智慧油气田建设,为我国石油领域科学技术研究做出贡献,为智慧油气田研究院建设与发展培养更多人才。
本次会议由长安大学与陕西省石油学会主办。在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双循环”发展数字经济号召下,会议以“油田数字化转型发展与智能共享制造”为主题。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9位中外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通过云会议模式,围绕动员力量补“短板”实施“共享制造”、培育国家品牌技术与产品、建设好智能、智慧油气田等前瞻性议题进行了技术交流,并重点就油气田领域智能技术与产品开发创新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
据了解,长安大学智慧油气田研究院主导开发的“共享制造”“油联”共享平台即将开发上线,在会上公布了架构与构想。该平台实现了产品-配件-厂房等信息精准匹配,可为油田企业和油田行业服务商提供产品推广、技术和产品培育、信息共享的解决方案,弥补了目前国内智慧油气田建设的短板,实现了三大创新,即石油制造业最大的“油联制造”平台、数智市场和数智创新平台。
本次会设立“千人线上会场”,网上单位注册代表和线下代表数百人,上千人通过注册会议帐号在线收看会议。会议期间,举行了智库专家工作会/智慧油气田联盟年会分论坛,联盟主席、专家智库主任高志亮作了工作总结。与会专家和联盟成员就油气田建设智能技术与智能设备制造发展与趋势、需求与研发等内容进行了讨论,并为第二批中国智慧油气田建设咨询中心(智库)专家颁发聘书。会议还设置了云上展厅,包括技术馆、产品馆、共享制造馆、人才馆,将常年开设与布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