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网-中国东部网:打造中国东部第一主流媒体 网站热线:13991224333 总编信箱:1182290666@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东部资讯 > 海南资讯 > 正文

新疆南疆四地州用科技让荒漠变良田

www.cndongbu.cn(2017-08-17)来源:西部新闻网
复制链接关键词:
    西部新闻网讯 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库姆塔格沙漠中间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31团职工张英正在红枣园里修剪枝条。几年前这里的风沙让她往往颗粒无收。
 
  走在新疆南疆四地州,最大的感觉是满眼是黄色:黄色的土地,黄色的房屋,黄色的远方,就连天空,有时也是黄色的。用和田人的话说:和田人民苦,一天要吃半斤土,白天没吃够,夜晚再来补。
  翻开中国地图,新疆国土面积占了中国的六分之一,可绿洲仅占新疆国土总面积的4.2%,其他的地方,就是戈壁和沙漠。所以在新疆的南疆四地州,要想脱贫,首先必须解决的就是怎么让荒漠变良田的问题。
  盛夏的和田洛浦县大地,烈日炎炎,酷暑难耐,但农民买买提明·艾米提却走出家门,来到一片炙热的沙地之中。这片昔日的沙地,如今长满了茂密的红柳。他伏下身,仔细观看红柳的根部。只见茁壮的管花肉苁蓉从红柳根部长出,丝毫没有受到高温的影响。
  买买提明·艾米提擦着脸上的汗水笑着说:“过去我最怕这片沙地了,一刮起风来,别说种下的庄稼,就是家里的房屋都会被埋了。现在可好了,红柳不仅固定了沙漠,还给我带来了经济收益。我们这是‘公司+农户’的模式,每年到收购季,公司都会来收购我们的管花肉苁蓉。靠着它,我们一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用当地农民的话说,这是他们与沙漠斗了几百年来悟出的一个道理:与其斗,不如化敌为友,让沙漠成为自己的朋友,让它帮助自己发展。观念一变天地宽,和田地区在治理荒漠化的过程中,巧妙地把治沙与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可谓一举两得。
  再看喀什地区麦盖提县,靠近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已经建起了一道道绿色的屏障。放眼望去,无边无际,郁郁葱葱。县林业局局长刘志赋介绍,5年前,县委县政府作出决定,启动了百万亩防沙建设工程。在全县各族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已经完成30万亩的防沙建设任务,栽种杨树、沙枣、梭梭等各类苗木1.7亿株,成活率90%以上。
  这项工程之所以得到群众的支持与拥护,把生态林打造成致富林是其中的关键。
  世代居住在沙漠边缘的库木库萨尔乡农民阿孜古·尼亚孜深有感触地说:“过去风沙特别大,种什么都不行,都被风沙吹跑了。现在好多了,风沙少了,我们可以发展庭院经济了。特别是生态林工程中种上了红枣、开心果、海棠、葡萄等,给我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梭梭根下是我们接植的大芸,今年10月就可以收获。平均一亩地产量能达200公斤左右,按现在市场价计算,一亩地的经济产值能达2000元左右。这片生态林有两万亩这样的梭梭接植大芸,能为我们带来4000万元的直接经济收入,多好的事呀!”
  现已是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所长的雷加强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和田地区策勒县位于风沙前沿,是国务院审定的新疆25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1982年春,一份紧急报告送到了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的办公桌上:流沙前沿仅距新建县城1.5公里。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策勒县已被流沙逼迫得三次搬迁了。危难之际,自治区政府决定建立一个沙漠研究站,要求在5年左右取得初步成效,保住策勒县,保护当时策勒6万名各族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那时候我们把工作点选在了距县城8公里处的风沙最前沿,四周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沙漠,大风起处,黄沙铺天盖地。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每天早出晚归,坚持在风沙前沿监测风沙运动、测定种植的防护林效益,中午就在沙漠里啃干馕就凉水。频繁的沙尘暴常使人畜迷失方向,24小时不能间断的监测试验、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无不考验着科研人员的意志,但策勒站没有一个人因此退缩。”雷加强回忆道。
  如今的策勒县城外,早已建立起策勒绿洲外围的综合防沙体系,进而建立起“沙漠—绿洲”过渡带综合防护体系,并在过渡带建立了“粮、棉、果、桑、草”立体农业。经过近些年的治理,不仅使策勒流沙前沿后退10多里,基本解除了流沙对县城的威胁,还保护了风沙线前沿38个自然村的农业生产。
编辑:新闻网西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东部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中国东部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