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讯(记者李华)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于日前召开甘肃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闻发布会,甘肃省教育厅副厅长陈保平到会介绍情况。据介绍,自2015年起,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全部免除学费,同时省级财政每年新增职业教育专项投入1亿元。并在甘肃省藏区实施“9+3”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在9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对藏区应、往届初中毕业生实施3年免学费、免书本费、免住宿费、补助费生活费等的中等职业教育)。
目前,全省共有中等职业学校244所,年招生8.8万人,在校生26.2万人(不含技工学校);高职高专22所,年招生5.8万人,在校生16.1万人。全省先后组建行业型、区域型、专业型3种类型的16个职教集团。近三年争取中央财政对我省职业教育投入5.5亿元。新建中职教育实训基地160个,实训设备总值8.29亿元。全省职业院校每年培养毕业生15万人左右,开展各类专业技术培训100万人(次)。
就职业教育招生难的问题,陈保平分析认为:第一,初中毕业生人数在减少,2014年普通初中毕业生390117人,比2013年的429334人减少了39217人。第二,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还不够强,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如过去的职业教育是“天花板”式的教育,是“断头”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不能互通;有政策规定方面的原因,如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方面的限制、劳动者收入偏低等;还有社会环境的原因,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及轻视劳动的观念使人们不愿选择接受职业教育。第三,职业教育招生难也不完全是坏事,也有它积极方面的作用。对于学校来说,科学、理性地认识招生难能够促使学校办学上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更紧密地和企业结合,和社会结合,努力使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更适合学生,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对社会来说,招生难意味着招的学生比较少,意味着若干年后能进入社会掌握职业技能的人力资源也就少,也就意味着企业将来会面临更大的人力资源压力,为有远见的企业家提供了观察、研究和规划企业竞争的视角。对政府来说,招生难可以让政府早一步警觉、关注本地的人口和人力资源发展态势。
就目前我省对中职生的资助政策及招考制度改革情况,陈保平表示,国家从2007年秋季开始,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制度,资助所有全日制在校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国家助学金所需资金由中央与地方按照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资金分担办法共同承担。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是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在校一、二年级所有农村户籍的学生和县镇非农户口的学生以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等职业学校在校三年级学生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获得一定报酬,用于支付学习和生活费用。从2015年春季学期起,将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标准由生均每年1500元提高到2000元。 据介绍,下一步,甘肃省教育厅将根据甘肃省实际和国家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有关要求,加快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和招生,拓宽人才多元化成长渠道,完善职业人才衔接培养体系,逐步打通从中职、高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形成中高职五年一贯制、中职“3+4”升本科、高职“3+2”升本科、中职学生“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对口升学考试、高等职业学院单独招生和中职毕业生免试推优并存的贯通培养格局。重点将完善和扩大中职生对口升学考试招生,增加本科院校招收中职毕业生的招生计划,扩大省内单独测试招生院校范围和招生计划,实施应届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推免录取,适当扩大普通类专升本招生计划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