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甘肃省文物保护维修研究所了解到,此次新发现的3处石刻均分布在石门峡东崖崖面上,与西崖题记相对,下距河床5-12米,从南至北竖向排列。因常年遭受风雨侵蚀,表面苔藓覆盖,字迹多漫漶不清。据图像辨认,这些石刻被初步认定为北宋中期摩刻。
其中,第1处文字面积约1平方米,共26字,标明纪年为“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简要记载了福津县“手分严庆”、“作头叶文政”监修石门峡栈道之事;第2处文字面积约0.5平方米,竖刻4行,每行约10-12字,其内容也是修造栈道纪事,纪年为“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第3处线刻一鸭形图案,未见纪年。
据了解,在这次新发现之前,舟曲县曾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在石门崖体东壁高出河床0.9米处发现北宋皇祐四年摩崖题记1处,镌刻楷体阴文100余字,记载了皇祐四年十月尚书屯田员外郎兼判阶州事朱处仁一行,经石门沟栈道巡查峰贴城平定关、武平沙滩等关隘城寨的情况。
甘肃舟曲先后发现的4处摩崖石刻,均属宋仁宗皇祐四年至嘉祐四年间的作品。这些石刻不仅是研究甘肃南部古道交通、文化交流和茶马交易的重要史料,也是研究北宋时期中央和地方民族关系的第一手资料。(责任编辑:海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