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消息:自2001年以来,甘肃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在解决剩余贫困人口中“最难啃的硬骨头”的脱贫和发展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地推进了全省农村脱贫进程。截至目前,甘肃省易地扶贫搬迁受益人群已达50万人。
按照整村、整社整体搬迁,建点、建基地集中安置的原则,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我省有计划地开展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作,十年来,国家和省级财政已累计投入21.89亿元,共搬迁贫困群众9.92万户49.36万人。其中,贫困搬迁34.03万人,生态搬迁12.17万人,地质灾害避险搬迁3.2万人,迁出地涉及中部干旱地区、南部高寒阴湿地区、石山区、高海拔区的53个贫困县(区)。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是国家反贫困战略的重大举措,是新时期党和政府探索实施的一项重要扶贫措施。2001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我省开展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以来,省发展改革委按照“迁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总体要求,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政策协调、讲求实效的原则对生活在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通过组织实施各项工程建设,使安置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综合发展能力显著提高,搬迁群众增收渠道逐步拓宽,脱贫步伐明显加快,迁出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
甘肃省共在安置区开发和调整基本农田64.09万亩,衬砌渠道1939.5公里,建人畜饮水点1352处,修建河堤269公里,新建及改扩建道路3260.52公里,架设农电线路2967.3公里,修建养畜暖棚68726座,建沼气池53656座,新建住宅649.88万平方米。搬迁群众告别了干旱山区和高寒阴湿地区比较恶劣的生存环境,集中居住到交通便利、资源相对较好的区域,通过基本农田建设,兴修水利灌溉设施,推行先进适用技术,改革耕作制度,使搬迁群众逐渐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为脱贫增收奠定了基础。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不仅改变了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同时也使搬迁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通过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畜牧养殖、劳务输出、商贸流通等手段,使搬迁群众的思想观念、市场意识、劳动技能、文化素质逐步得到强化,发展生产和市场经营能力进一步提高,增强了发展的动力,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通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实施,全省各安置区共改扩建学校14.18万平方米、卫生所3.13万平方米、村委会4.34万平方米。安置区学校、村医疗室、培训信息服务中心、村委会、文化活动室的建设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及农村安全饮水等项目的配套建设,解决了以往群众就医难、吃水难和孩子上学难的问题。
易地扶贫搬迁试点项目迁出区大多生产方式落后,毁林开耕,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严重,广大贫困群众从天然林、水源涵养区搬出后,结合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迁出区生态恢复3.51万亩,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极大地促进了迁出区生态的恢复和保护。同时加强了农村环境卫生的综合治理,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使广大农村达到“村容整洁”的新农村目标。
甘肃省发展改革委负责人介绍,自开展试点工程建设以来,作为发展改革系统具体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周密部署、精心组织,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增加扶贫投入,完善工作机制,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各地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摸索出了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安置方式,为做好“十二五”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责任编辑:刘若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