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是经济运行的“毛细血管”,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长期以来,融资难、融资贵是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极大障碍。尤其是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对小微企业运营造成了突发冲击,更加凸显了资金短缺问题的紧迫性。全国人大代表、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在2020年两会建议中提出,建立完善全面、互联互通的地方小微企业政策执行和信息集成的综合体系,加大金融扶持的基础上引入产业力量,多方合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冰山”。
打通数据孤岛 建立小微企业信息集成体系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末,我国个体工商户全国登记数量是8000多万户,纳入市场监管总局小微企业名录的个体工商户是6523万户,而有贷款的个体工商户是1394万户,覆盖率是21.4%。也就是说,有近80%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未获得过贷款。而今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小微企业普遍面临营收严重下滑、现金流紧张等困境,产生了大量融资需求,让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更加严峻。
在疫情影响仍未结束的情况下,张近东建议首先要加大小微企业的救助力度,在实施应急举措的同时,着眼于长效机制建设。
如何破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局,张近东表示,站在金融机构的角度,小微企业融资难,难在风控;而风控之难,难在有价值信息的获取;信息数据获取之难,难在数据入口分散,孤岛效应难以消除。
当前,不同的政府机构和部门管理服务不同行业和领域中小企业,如工信局等部门主要服务工业企业,商务局的相关部门则对接批发零售等服务业企业,尚不存在统一的信息归集扎口和对外输出渠道。即便是省级政府搭建了信息共享平台,也存在使用范围有限(大多数数据仅对政府机构开放)、申请手续繁杂、信息质量不高等问题,尚不能为金融机构开展大规模的普惠金融业务提供有效帮助。
为有效推动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解决,张近东建议,一方面,继续推动政策落地,提高执行效力。另一方面,建议由地方政府牵头,整合区域内政策机构力量和各方数据,建立完善全面、互联互通的地方小微企业政策执行和信息集成的综合体系,为金融机构创新小微金融业务模式提供数据支撑。
“建议建立破解小微企业融资之困的社会共享信息交流平台,由银行机构、财税部门、第三方支付平台等组成,专门负责小微企业融资的数据征信服务和协同政策的梳理整合,发挥政策合力。”张近东表示。
引入产业力量 多方为小微企业“输血”
小微企业稳,则经济发展稳,就业保障稳。加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力度,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普惠性,是金融业支持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体现,是缓解人民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和金融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因此,需要更多纾困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政策接棒。
近期,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一直在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截至目前,财政部、央行、银保监会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小微企业融资促进政策,涉及货币政策、财税补贴、监管考核、平台建设等多个方面。从实践中看,在各项政策措施下,部分问题得到解决,部分问题有了新变化,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
张近东在2020年两会建议中提出,在金融扶持的基础上,引入产业力量,实现对小微企业的综合扶持。要加强产业链协同,通过数据、资金、人才等环节的打通共享为小微企业创造更好的生存发展环境,形成产业协同合力。
随着“新基建”的推进,随着疫情带动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张近东特别强调各方要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赋能金融“惠民利企”,纾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等痛点难点,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助推中国经济朝着更高质量发展。(来源:龙讯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