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芒种,陕西扶风县农林村的村民们恨不得把时间掰开用。
农谚有云,芒种忙忙种,夏至谷怀胎。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最为忙碌的田间生活,农林村的村民们也不例外。但与往年不同,今年,除了繁忙的农事活动,农林村更有大事发生:中国三星“分享村庄”精准扶贫项目落户农林村。在6月的项目启动仪式上,村民们吹起高亢激昂的唢呐,在家乡的黄土地上,奏响生活的新篇章。
“麻麻花的山坡”再开花 陕西接过接力棒
中国三星“分享村庄”项目是基于三星“分享经营”理念,利用高端民宿旅游、农产品电商等产业手段,通过合作社模式进行资源分享,帮助村庄实现真脱贫、不返贫的精准产业扶贫项目。2014年,三星紧跟国家“精准扶贫”的重大战略,联合中国扶贫基金会共同启动该项目。位于河北南峪村的“麻麻花的山坡”项目,是“分享村庄”实施的首批项目之一。通过发力高端民宿、搭建合作社、引入分红机制等,南峪村于2018年末全村脱贫,并实现了“村庄的五个分享”:游客与村民“分享良好的居住环境”、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分享村庄产业资源”、扶贫村与周边村“分享发展机会”、全部合作社成员“分享发展成果”、示范村与后续村“分享发展经验和模式”。以此为脱贫样板基地,中国三星正将“分享式”扶贫模式推广到全国其他十个扶贫村。
“麻麻花的山坡”改造前后对比
陕西农林村就是十个扶贫村之一,村庄地处乔山南麓,位于法门镇以北10公里,属渭北干旱农业区。全村共有556户,2113人。2016年建档贫困户为224户,占全村的40%,是国家级贫困县扶风县下辖村庄。据农林村村支书韩新民介绍,囿于水资源缺乏、交通不便、年轻人流失等因素,全村经济长期依靠农业、种植业,靠天吃饭,发展缓慢。
但是“我们这儿环境好,空气好,周边还有中原博物馆、法门寺等知名景点。”村支书韩新民说。经中国三星与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实地考察、深入调研,村庄周边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景点众多,宗教文化独特等发展优势一一浮现。同时,村子中特色鲜明的传统窑洞、浓厚的民俗文化,也为农林村加分不少,助其顺利通过项目筛选考察,成为中国三星“分享式”扶贫模式的又一落地村庄。
改造利用前的砖窑、窑洞
据悉,农林村将复制南峪村“麻麻花的山坡”模式,搭建贫困乡村和外部旅游市场的联结平台,发现贫困村价值,创造以乡村景色为基础、全新休闲文化为导向的旅游新经济。通过对村民“赋能”,建立自治组织合作社,实现村民共同富裕,达到脱贫及可持续发展。同时,农林村结合本地特色,打造属于自己的元素。民宿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刘克成教授亲自设计,据介绍,民宿建造将采用“地坑窑”的方式,在当地原有窑洞基础上进行,不会破坏现有景观,给游客独特体验;同时,结合当地文化,民宿中还会修建供游客冥想的空间。
有了南峪村“麻麻花的山坡”成功经验,“分享村庄”落户农林村,给了长期徘徊在贫困线上的村民们信心。“俺听说过‘麻麻花的山坡’,俺也想当个管家。”农林村村民李红娟表示。农林村出生,并在本村结婚的她,曾在外面修过摩托车,后来又回来养兔子,家庭条件一直在温饱线上徘徊。知道村里要搞“分享村庄”项目,她说:“希望能把分享村庄项目做好,带动我们致富”。
三年战略回头看 “分享式”扶贫步子稳
2018年6月7日,中国三星在贵州省雷山县白岩村正式发布了2018年至2020年扶贫新战略——聚焦“精准扶贫”,兼顾“科普创新”。通过产业扶贫、助残、扶智的方式,重点支持三区三州、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事业,并提出在未来三年内,投入1.5亿元专项扶贫款,重点打造10个旅游示范村和农产品基地,并且在甘肃省临夏自治州的三个特困县改扩建15所农村小学,以及在四川凉山、云南怒江、甘肃临夏三州地区实施5000例先天性视障儿童免费复明手术,推动产业扶贫、助残、扶智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三星的脱贫攻坚工作,在一年中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在产业扶贫方面,河北南峪村和陕西十二盘村作为“分享村庄”的首批入选村庄,已成功实现脱贫。其中,十二盘村所属富平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这里山大沟深,道路崎岖,土地贫瘠。在项目帮助下,十二盘村成功实施易地移民搬迁。截止2018年年底,搬迁社区光伏发电项目已完成验收,镇中心幼儿园也完工并投入使用。在健康扶贫领域,中国三星已完成先天性视觉障碍儿童手术1200例,约1000人受益;在四川西昌等地改造的4所残疾人特教学校,也已改造完成。而在甘肃临夏开展的教育扶贫工作中,18所农村小学教学楼正在拔地而起,未来,孩子们就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新教室里学习。
据悉,在产业扶贫方面,中国三星将调整原定的三年扶贫计划,携手中国扶贫基金会,通过调整资金力度,整合更多资源等手段,帮助选定的10个产业扶贫村中的农林、白岩等7个村,于2019年提前脱贫。中国三星总裁黄得圭表示:“我们从陕西扶风再出发,凝聚社会各方的能量,凝聚公司的资源,凝聚八万五千名三星员工的热情,共同为中国的脱贫攻坚工作奉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