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2020年08月01日 15:02
热解读7月30日、31日,习近平总书记接连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出席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一次重磅会议、一场重要活动,同时指向一个核心主题——科技创新。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今年第二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由负转正,经济运行呈现明显的复苏态势。其中,新兴产业良好发展,新动能持续逆势增长,为我国经济复苏提供了强大动力。
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指出,要“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
今年上半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8%,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7.2%,医药行业、电子商务服务业、新基建等实现较快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这种“高精尖”科技成果,对经济发展无疑能够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北斗一号工程于1994年正式启动,2000年建成,我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建成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此后,北斗二号系统和三号系统又相继于2012年和2020年建成,我国可以向全球用户提供完整的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全球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据统计,2019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3450亿元,较上一年增长14.4%,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有14000家左右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
如今,北斗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定位导航、授时、短报文通信、芯片制造、地质灾害监测、运输车辆监管、农业机械化作业等方方面面。
2020年第一季度,在中国市场申请入网的智能手机中,超过75%支持北斗定位。随着5G通信、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融合发展,诸如自动驾驶、自动泊车、自动物流等新技术将更多看到北斗系统大展身手。
7月21日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希望企业家要拓展国际视野。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科技创新同样需要全球视野。
在致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第十三届大会的贺信中,习近平主席提出倡议:“中国愿同各国共享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共促全球卫星导航事业蓬勃发展。”
事实上,北斗系统已向上百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服务,用户数量达到“亿级以上”水平。巴基斯坦的港口管理、缅甸的河运监管、老挝的病虫灾害监管、文莱的智慧旅游、印尼的海上集成应用……世界上几乎半数以上国家在全球范围内使用北斗系统。
“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北斗导航系统的建成,正是我国坚持自主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动缩影。
而“后疫情时代”,如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向科学技术要生产力无疑是答案之一。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