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网-中国东部网:打造中国东部第一主流媒体 网站热线:13991224333 总编信箱:1182290666@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本网聚焦 > 正文

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主编《秦岭四库全书》首发式成功举办

www.cndongbu.cn(2016-04-10)来源:西部新闻网
复制链接关键词:

     西部新闻网讯 (记者 张龙)4月10日,由西安市秦岭办、西安日报社、西安文理学院、曲江新区管委会共同主办的“守望大秦岭,问道终南山”《秦岭四库全书》首发式暨秦岭保护高峰论坛在西安成功举办。作为我国第一部多学科关于秦岭的文化典籍性的大部头书系——《秦岭四库全书》在仪式上首发。丛书图与文并茂、资料与论述辉映,全方位、多学科解读秦岭,系统展现了秦岭山水与文化魅力。

专家学者为《秦岭四库全书》揭幕
《秦岭四库全书》
《秦岭四库全书》
    《秦岭四库全书》由西安文理学院特聘教授、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担任主编,陈正奇等专家学者历时三年编著而成。全书分四册,按“水库”(山水清音)、“绿库”(草木人间)、“智库”(文明春秋)、“文库”(文心观止)编写。丛书旨在反映秦岭与中国历史、中华文明的渊源,并以地理意义解读秦岭,生态价值诠释秦岭,人文精神展示秦岭,研读秦岭的现实意义以及秦岭文化挖掘和保护的战略意义。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表示,秦岭不仅是资源,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将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心灵生态糅合在一起,构成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秦岭“四库”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和精神资源,是文化与智慧的凝聚。
 
    新书首发仪式后举办的“守望大秦岭,问道终南山”秦岭保护高峰论坛,引发了各界对秦岭保护的关注。与会专家学者认为,《秦岭四库全书》是我国首次对秦岭伟大内涵进行的一次全面展示,为我们了解秦岭打开了一扇大门,为后人留下了一份有关秦岭的珍贵遗产,对加大秦岭保护的宣传,做好秦岭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大家表示,要以此为契机,更加注重挖掘秦岭的文化内涵,给群众提供文化消费,既要保住青山绿水,也要通过各种形式挖掘、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来自西北大学、西安植物园、西安市社科院等单位和高校的专家学者也就秦岭保护问题,从不同层面进行了深入研讨发言。
 
  附:打开大秦岭,阅读大中华   大型纪录片《大秦岭》观后感
  
  文/肖云儒
  
  秦岭是座读不尽的山,世人常常只能窥其一孔。于是不同的人读出了不同的秦岭,地质学家看到他的地壳运动,生物学家看到他物种的多样,文化学者更关注他的历史遗存和文化积淀。大型纪录片《大秦岭》的突出成就,最直观的可能是在陕西原有黄色——黄土黄河形象的基础上,强力推出了陕西的绿色——青山绿水形象,绿色陕西让整个世界眼前一亮。绿和黄从来就是三秦的两种底色,但陕西的绿色长期以来被黄土地所遮蔽,这次终于涤去了混浊,还给世人一个清白。
  
  但这部纪录片更重要的成就,是编导以科学系统论和综合文化学的思维,给观众呈现了一个全维的秦岭,一个由物态、生态、神态构成的完整而鲜活的生命系统。编、导、摄将秦岭作为中国的中央公园来塑造,表现了秦岭不仅是中央水库,中央绿肺,还是中央智库(生发核心价值观之地),中央神殿(聚集宗教祖庭之地)和中央文脉(诗词文赋荟萃之地)。影片由空间进入去打开时间,从山进入去展示史,揭示了一座山与一个民族、一部历史、一种文化的深度关系。肖云儒工作室《秦岭四库全书》(肖云儒徐可为主编)出版发行
  
  打开一座山,阅读大中华,秦岭成为解读中国、解读中国文化的钥匙。非常有幸,这把钥匙在秦地,系在秦人的腰际,那钥匙孔就是长安。肖云儒工作室《秦岭四库全书》(肖云儒徐可为主编)出版发行
  
  影片告诉我们,秦岭对中华文明发生、发展、流变的影响,是独一无二的。这种影响可概括为“四源”:
  
  一、水之源。秦岭是汉江、渭河乃至淮河的一级水源(源头),是黄河的二级水源(最大支流渭河),是长江的三级水源(最大支流汉江)。江、河、淮、汉所以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秦岭扮演了重要角色。
  
  二、物之源。秦岭有丰富的生态资源(空气和水)、生物资源(动植物)和矿物资源(钼、锌、黄金等有色金属)。
  
  三、力之源。秦岭是军事屏障,除了具体的战略战术意义,更是民族精神力量的象征。柳宗元说得好,“南山居天之中,在都之南,国都在名山之下,名山随国威远播”,秦岭是秦人的心理支撑啊。古时秦国人打仗大都是外线作战,关中平原很少有内线作战,外力打不进来,这和秦岭以及四关的屏障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心之源。秦岭、关中是铸造我国核心价值观的地方,是“萌易、生道、立儒、融佛”之地。萌易,周易、周礼在西秦萌发而流布天下;生道,老子在函谷关写《道德经》,来楼观台讲经而传播天下,华山、汉中即秦岭南北,又成为道文化和道教的中心,可以说这里是道文化的发生和弘扬之地;立儒,儒的创始者虽是东鲁的孔子,但孔子反复声明“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后来又是汉代的董仲舒在长安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才提升成为民族的核心价值观;融佛,魏晋以来,印度佛教在我国广为传播、发展。一种宗教离开本土发源地,竟能在异国土地上生根开花、不断创新,将异土作为自己最大的基地,成为异国最大的宗教,这在世界宗教史上极为罕见。正是道儒释这样一个三维鼎立的坐标,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构成了中国人稳固的精神世界。
  
  这其中,特别要谈秦岭道家文化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社会的重要意义。历史常常青睐秦王汉武唐宗宋祖,青睐强盛者和成功者,却很少关注造就强者和盛世的时代环境和幕后力量。在古代,其实每个盛世之前流行的常常是道家精神,比如汉武帝之前,实行文景之治的文帝景帝都奉行黄老之学。秦末战乱遍地、民不聊生,文景二帝用几十年时间收缩调整,铸剑为犁,轻徭薄赋,兴修水利,这才给汉武盛世打下了基础、积累了力量。历史在儒的进击和道的沉着中以四分之二拍子前进,儒道互补,缺一不可。今天我们不能盲目搞GDP主义,一味追求政绩和速度,要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一个好的理念影响十分深远,我曾经说,“为政仅一方,为文却天下;为政只两任,为文却万代。”道家思想对中国发展的启示,秦岭功不可没。
  
  秦岭还给人们提供了许多生存智慧和文化启悟,比如区隔和衔接的辩证思维,仁山智水的人生哲理,道法自然的人文理念,感恩敬畏的彼岸坐标等等。秦岭既把中国的南方北方区隔开来,又将它们衔接起来。区隔和交流一样,是事物发展的一种机制,有了秦岭的区隔机制,才有南北经济在相异中的互通,才有江、河文化在对比中的互补。秦岭又用嘉陵江和渭河(所谓一山两水)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衔接起来、拉起手来。远古南北两大漂移板块相撞挤压出秦岭,中国才形成了今天的版图。是秦岭焊接了中国大陆,为统一的多民族大国提供了地质地貌条件。既区隔又融汇,秦岭给我们以辩证思维的启示。
  
  高不可攀的喜马拉雅山、昆仑山,是那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神圣之山”和“神话之山”,所以孕育了最为理想主义的藏传佛教和昆仑神话系列。秦岭不同,他被誉为“父亲山”,是那样的人性化、人间化,永远无微不至地关爱着着我们。世界上没有一座山像秦岭那样养育了13个王朝,人类要什么他给我们什么,从好空气、好水、食物、居住材料到文化理性、理想境界和艺术审美各个方面,是那样无私,竭尽自身以饷人类。实际上秦岭早已不堪重负,唐代已经初露端倪,以至有几个皇帝不得不去洛阳就食,被称为“逐食天子”。这让我不由得想起延安。延安对中国革命的贡献、秦岭对中国历史的贡献,是陕西矗立在中华大地和民族精神中的两座丰碑。对秦岭的奉献我们应该时存感觉、时存感念、时存感恩,时图回报。我们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循环经济和大文化理念引领当下发展。
  
  康健宁导演在拍摄《大秦岭》采访我时,我曾经说,不仅要把绿色还给秦岭,而且要把心灵还给秦岭,也就是说,不仅要把生态再生力还给秦岭,而且要把文化再生力还给秦岭。人类要自觉地帮助秦岭实现生态再生力和心态再生力两个良性循环。从古至今,人类的生态观先后经历了蒙昧生态观、农本生态观、工业生态观和科学生态观四个时期,秦岭在农本生态观和工业生态观阶段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我们不能让他再受伤害。造化既然给了人类至高的地位、至尊的权力,人类就应该担当起至大的责任。上一代的少有作为,就是对下一代的不负责任。
  
  2010-1-26
编辑:中国东部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东部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中国东部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