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网-中国东部网:打造中国东部第一主流媒体 网站热线:13991224333 总编信箱:1182290666@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本网聚焦 > 正文

赵学敏之冬至:至夜绵长不寐天,黄钟歌舞庆丰年

www.cndongbu.cn(2018-12-20)来源:西部新闻网
复制链接关键词: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著名书法家赵学敏不仅参与了申遗工作,同时运用传统格律诗创作了24节气诗并写成书法作品,受到各界好评。“有礼有节”将按节气顺序陆续刊载赵学敏的相关作品,以飱读者。本期主题为二十四节气之《冬至》:
 冬至:至夜绵长不寐天,黄钟歌舞庆丰年
  每年12月21日——23日,太阳位于黄经270°时是冬至节气,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冬至,又称为“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传统“小年”节日。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起源于殷周时期;周公旦利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时间在每年公历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一月(农历)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恪遵宪度抄本》说:“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故曰冬至。‘至’者,极也。” 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冬至节实质上相当于春节。实施夏历后,冬至一直排在24个节气的首位,称之为“亚岁”。
  冬至前后,北半球日照时间最短,接收的太阳辐射量最少,但这时地面在夏半时积蓄的热量还可提供一定的补充,这时气温还不是最低。此时,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比地面散失少,所以在短期内气温仍继续下降,所以,民间有“冬至不过不冷”之说。“三九”是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大约在1月12日到1月20日之间,这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冬至过后,到了“三九”前后,土壤深层的所积储的热量已经慢慢消耗殆尽,尽管地表获得太阳的光和热有所增加,但仍入不敷出,此时冷空气活动最为频繁,所以“冷在三九”。
  天文学上把“冬至”规定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冬至后,虽进入了“数九天气”,但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物候景观差异较大。东北大地千里冰封,琼装玉琢;黄淮地区也常常是银装素裹;大江南北这时平均气温一般在5℃以上,冬作物仍继续生长,菜麦青青,一派生机,正是“水国过冬至,风光春已生”;而华南沿海的平均气温则在10℃以上,更是花香鸟语,满目春光。冬至前后是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积肥造肥的大好时机,同时要施好腊肥,做好防冻工作。江南地区更应加强冬作物的管理,做好清沟排水,培土壅根,对尚未犁翻的冬板因要抓紧耕翻,以疏松土壤,增强蓄水保水能力,并消灭越冬害虫。已经开始春种的南部沿海地区,则需要认真做好水稻秧苗的防寒工作。
  冬至也是闰月的参照标准。在我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中,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在十二辟卦为地雷复卦,称为“冬至一阳生”。在黄帝时以冬至为元旦(朔旦),冬至曾是“年”(“岁首”“元旦”),一年是两个冬至之间的日期。为了调整历法年的平均长度,使其与回归年的长度相符合,有时需要调整个别月份的长度或增加一年中的月数。这个被调整的月份或增加的月份就被称为“闰月”。置闰的月从“冬至”开始,当出现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这个月就是闰月,其名称是在前个月的前面加一个“闰”字。这样调整,使它的日期既能显示月亮的盈亏变化,又能与公历的四季保持同步。
  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因此和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
冬至:至夜绵长不寐天,黄钟歌舞庆丰年
国际宽容日 我们应该怎样宽容?冬至诗书
  赵学敏用格律诗和书法描述了冬至节气的特色:
冬至
                    赵学敏
至夜绵长不寐天,黄钟歌舞庆丰年。
团圆饺子长寿面,莫忘阳泉寝被寒。
冬至:至夜绵长不寐天,黄钟歌舞庆丰年
  诗文赏析:
  赵学敏先生《冬至》这首诗,生活气息和人情味很浓,诗人把节气与节日的气氛融合起来写冬至节气的特点,几千年来形成的冬至的民间风俗鲜明地突显出来了,用词又通俗易懂,使读者读后倍感温馨自然,不由自主的产生一种想家的感觉。起承两句“至夜绵长不寐天,黄钟歌舞庆丰年”,“绵长”一词写出了冬至节气昼短夜长的特点。同时,又用“不寐”烘托出节日的气氛。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冬至节相当于现在的春节。至今,人们还保留着“冬至”就是过“小年”的习俗。诗人用敲黄钟、唱歌跳舞勾画出了人们庆祝丰收的场景。转合两句“团圆饺子长寿面,莫忘阳泉寝被寒”,描写的是冬至节日习俗文化,这些习俗文化延续至今而且不断发展。饺子和长寿面代表着人们期望团圆、健康长寿的一种美好愿望,同时,人们在冬至团圆时,不忘祭念祖先和前辈亲人。整首诗通晓明白,融铸进了民间风俗和亲情意识,读起来亲切感人。
  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评价:从学敏先生二十四节气诗和书法,我能感受到他对于当今社会发展现实的关注,并且能够把这种关注转化成为他笔底的诗意形象和书法作品意境,读他的诗书,很容易让人能够从诗词内容、书法艺术两个方面感受到他胸怀的宽广和思想境界的高远。学敏先生是从对于右任书法研习开始,进入到书法创作的。于体书法风格作为他的书法技艺上面的、形式方面的底蕴,经过了他的转化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学敏先生这幅《冬至》作品,把行草的运笔,放到楷书中,有楷书的凝重和行书的灵动。同时,他始终注重书写的流畅性,注重字与字之间的联系,特别注意笔线的丰富变化,所以他为自己树立了书写风格的范畴,并在这个范畴里面寻求个性风格,从而形成自己更为饱满、更为鲜明的艺术特色。
  中国书协理事、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王岳川评价:观学敏先生的《冬至》作品,能够通过墨的浓、淡,正锋、偏锋、侧锋,写出大小不同、意态各异的心情,写出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而且,透过他的书法内蕴的深厚学养,我看到他的书法笔意中潜在的中国文化的功底,其中丰富的文字学、文化学、书法学知识,使之能把书作写得大气磅礴,形神兼备。学敏先生的书风浑厚与秀雅兼具,具有秀雅为貌、苍朴为中的特点,这也是他丰富的人生历练与深厚的学识高度凝炼的升华。中国历史上很少有专业的书法家,相反,倒是文人在精通经史子集之后,在笔墨中重新展示自己的心灵的踪迹。从《冬至》作品中可以看到其书法的文化厚度,同时也可以看到学敏先生“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的精神高度。
  背景资料:  2017年8月7日,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中国农业展览馆,举办了《人与自然相处的智慧——二十四节气专题展》和二十四节气诗书画展,赵学敏先生自作24节气诗词和书法精品同台亮相,再一次引起书法界、诗词界、生态文明领域专家学者和广大学生的高度关注,参观者络绎不绝。大家一致认为,赵学敏先生已经成为提高民族文化自信的最坚定、最有情怀的推动者、传播者、文明使者,更是备受尊重、知行合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冬至:至夜绵长不寐天,黄钟歌舞庆丰年
二十四节气专题展开幕式
冬至:至夜绵长不寐天,黄钟歌舞庆丰年
 参观二十四节气诗书画展合影
国际宽容日 我们应该怎样宽容?冬至三候
  一候蚯蚓结: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二候麋角解: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动: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至夜绵长不寐天,黄钟歌舞庆丰年
国际宽容日 我们应该怎样宽容?冬至习俗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1、祭祀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2、九九消寒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3、吃水饺
冬至:至夜绵长不寐天,黄钟歌舞庆丰年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
  4、吃狗肉羊肉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5、红豆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国际宽容日 我们应该怎样宽容?冬至养生
  冬季进补营养物质吸收得快,通过调补能使“精气”储存于体内,到了来年春天就不容易得病。所以冬季进补很关键,冬至寒冷养生应当遵循闭藏的原则调摄起居。
  1、要做好精神调养
  养生重点是要养心。要养生先养善良、宽厚之心,心底宽自无忧。冬季养生,要静神少虑,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
  2、起居调养
  我国非常注重冬季的养生,在传统文化中认为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冬天的时候一定要安排好自己的起居生活,不然春天来的时候身体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症状,冬天天气寒冷一定要做好各种保暖工作,最好是每天晚上泡一下脚,泡脚既可以保证血液循环的畅通,又可以保证缓解疲劳,促进睡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冬季泡脚的水温度不要太高,要做到暖而不烫为好。
  3、运动调养
  运动是非常好的锻炼方式,但是冬天的时候晨练最好是等到太阳出来之后,否则可能会损伤人体的阳气。冬至后如果要外出的话一定要穿好衣服,不要受寒着凉导致感冒的发生。冬天锻炼不宜太过于剧烈,最好是做一些动静结合的运动,比如太极拳、瑜伽等。
  4、饮食调养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冬至来临可多吃一些滋补的食物,不仅可以使得身体得到充足的营养,还能够给身体带来更多的阳气,让人更加健康。适合冬季食用的食物有羊肉、白萝卜、红薯、栗子、枸杞等。
编辑:西部新闻网编辑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东部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中国东部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