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网-中国东部网:打造中国东部第一主流媒体 网站热线:13991224333 总编信箱:1182290666@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东部资讯 > 山东资讯 > 正文

贵州贵阳依托大数据推进毒品治理工作体系

www.cndongbu.cn(2018-06-27)来源:西部新闻网
复制链接关键词:

   “毒品有什么危害?”

 
  “毒品包括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等,吸食后会造成身体器官的衰竭,降低免疫力……毒品害人害己,同学们千万不能沾染。”
 
  前不久,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枫丹白露小学的同学们听了一堂特殊的禁毒课。机器人授课老师“优友”的讲解,引发在场同学的浓烈兴趣,大家纷纷提问,“优友”不慌不忙,一一作答。
 
  “优友”拥有语言理解和人机交互功能,可以利用云端数据库与提问者互动,解答相关禁毒知识。这是贵州首次引入机器人对青少年进行毒品预防宣传教育。
 
  创新载体,针对不同年龄段受众进行形式多样的毒品预防教育,是近年来贵阳市推动禁毒工作发展的一个“剪影”。结合今年国家禁毒办部署的“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活动,贵阳率先制定出台《贵阳市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实施方案》,旨在推动多个领域、多个方面开展创建,确保禁毒宣传、缉毒执法、禁吸戒毒、禁毒监管等毒品治理措施更加扎实有效,推进毒品治理工作体系臻于完善。
 
  一网统筹
 
  借力“大数据”精准禁毒
 
  “这条信息还需要再核对一下,必须做到准确无误。”贵阳市息烽县禁毒办禁毒专干刘峰一边登录贵阳市数据禁毒应用平台,一边对《法制日报》记者说。
 
  对于像刘峰这样的禁毒专干来说,使用数据禁毒平台录入信息、管控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是再熟悉不过的日常工作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平台从2016年投入使用至今,利用精准动态的戒毒块数据,实时掌握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与戒毒行为相关的动态轨迹,分析他们的生理、心理、行为、家庭、就业、社交圈子等状况,建立危害可能性分析模型,动态评估吸毒人员复吸风险、危害可能性,汇聚各方资源,靶向解决戒毒有效性问题,达到有效管控帮教目的。
 
  “以前的纸质档案易缺失、不规范,辖区内究竟有多少吸毒人员很难摸清底数,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平台投入使用后,吸毒人员的相关信息一目了然,让我们的管理工作更加精准、规范。”息烽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禁毒委副主任林青深有感触地说。
 
  大数据的贡献不仅如此。贵阳公安依托该局块数据指挥中心“一中心,三平台”,建立禁毒大数据合成作战室,通过对采集的涉毒嫌疑人各类数据的综合分析运用,以“逢吸毒必查毒源,逢贩毒必查上下线”的“双逢双查”机制为抓手,深度分析涉毒线索、涉毒网络,推动涉毒线索从被动问的传统方式向大数据条件下主动找的方式转变。
 
  今年以来,贵阳市通过大数据合成作战,直接支撑破获重特大毒品案件8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0余人。
 
  “依托大数据为支撑一网统筹,以‘数据驱动’为手段,实现精确到人、精确到事的指令推送,提升了禁毒工作效率,推动禁毒工作向精确化、常态化方向发展。”贵阳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禁毒办主任王斌介绍说。
 
  部门联动
 
  整合资源构建一盘棋格局
 
  贵阳市三江强制隔离戒毒所作为贵阳唯一的市级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机构,可谓集各方资源于一身,这里有几间常设办公室,分别是市民政局设立的帮扶中心和心理干预工作室、市教育局设立的文化教育学校、市体育局设立的专业体能康复室、市人社局设立的“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市卫计委引入乌当区人民医院设立的三江分院,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发挥所长,与三江强制隔离戒毒所携手,共同向毒品宣战。
 
  其实,2014年,贵阳便在贵州率先发起“向毒品说不,打一场禁毒的人民战争”专项行动,作出“明确一个方针、转变两条路径、筑好四张网、抓好十项工作”和“一年建机制、两年见成效、三年出拐点”的部署,要求强戒场所从“专业戒管”向“科学戒管、长期联动”的管控模式转变。
 
  贵阳市三江强戒所以此为契机,积极探索,主动作为,提出戒毒治疗、心理矫治、文化教育、体能康复、职业培训、后续帮扶、安全管理、长期联动“八位一体”戒毒模式。
 
  贵阳市司法局局长何志坚介绍说,以往的教育工作仅由戒毒警察一肩挑,实效性差,专业师资力量引入后,实现对强戒学员开展常态化文化教育,切实解决了因医技水平、医疗设备、治疗费用紧张、医患矛盾突出引发的诸多问题。依托“八位一体”戒毒模式,强戒所克服了长期以来制约强戒工作发展的诸多瓶颈性难题。
 
  截至目前,三江强戒所已与贵阳15家机关、部门、单位及社会团体开展了有效联动。下一步,还将与更多职能部门、社会公益组织甚至民间团体建立联动机制。
 
  贵阳市副市长、市禁毒委副主任、市公安局局长陈小刚指出,“长期联动”是贵阳市强戒模式和其他省份强戒模式的最大区别。“八位一体”科学戒毒模式开展以来,通过整合党委、政府、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广泛资源,真正做到有机制、有办法、有平台、有调度,基本形成戒毒工作由戒毒场所“单兵作战”到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合唱”工作格局。
 
  阳光驿站
 
  社康社戒人员有所依有所养
 
  “社区不仅治好我的毒瘾,更治好我的心病,我现在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还有一个温馨的家,毒品我是不会再去碰了。”顺新社区居民李玉(化名)说。李玉2016年染毒被送强制戒毒。回到社区后,她在顺新社区“阳光驿站”接受后续康复治疗。
 
  李玉说,刚出所时,她非常自卑,虽然在所内学会了一些技能本领,但不知道社会能否接纳她。让她想不到的是,在“阳光驿站”的帮助下,她来到一家洗衣厂工作,每月工资有3000多元。
 
  据介绍,“阳光驿站”是贵阳市在社区(乡、镇)专门为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设立的康复场所,集心理疏导、康复治疗、帮扶就业为一体。社区把集中就业安置作为解决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就业安置的主要途径,开发公益性岗位、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多种渠道,解决戒毒康复人员就业问题。
 
  针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贵阳市要求各社区(乡、镇)按照“一人一册一方案”实施精准戒毒康复措施,即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采取执行衔接、签订协议、定期检测、定期谈话、关怀救助、就业安置、综合评估等措施,逐人建立工作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建立工作台账,定期由社区(乡、镇)禁毒办与辖区公安派出所进行信息交换,确保管控与帮教同步开展。
 
  “以往,由于工作繁忙、基层力量不足等原因,派出所对戒毒人员很难做到精细化管控。现在,通过数据禁毒应用平台与各类警务信息系统的应用,社区民警能够准确掌握戒毒人员的日常动态,准确做出相应方案。”乌当公安分局政委杨波说。
 
  2016年8月,国家禁毒委在贵阳召开现场会,肯定和推广贵阳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模式。今年以来,贵阳市“阳光助业驿站”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提供“精准化、一对一”就业创业指导,帮助4700余名援助对象实现就业创业。自去年以来,贵阳市戒断3年人员未复吸率达到30.8%。
 
  今年6月3日,《贵阳市社区戒毒康复条例》施行。该条例是全国省会城市首部地方性禁毒法规,从法律层面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进行了规范,以推进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从“千人一面”向“一人一策、精准戒毒”新模式转变。
 
  “近年来,贵州各地禁毒部门为打赢‘禁毒人民战争’作出了大量努力,对禁毒工作模式改革创新进行了诸多探索尝试,收到显著成效,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逐年攀升,为推动‘平安贵州’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根基。”贵州省禁毒委副主任、禁毒办主任、公安厅副厅长闵建说,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是一项系统性、全局性、基础性工作,也是检验一个城市毒品问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准,希望贵阳市结合创建契机,认真总结提炼,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更多可复制的经验。
编辑:新闻网西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东部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中国东部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