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消息:(记者 海浪 李臻华商报 记者周艳涛)近日,省考古研究院在杨凌发现了西汉早期的铸铁作坊——“国营农具厂”,出土了大量“生产工具”,为研究战国到汉代铁器作坊技术演进环节提供了重要资料。
为配合杨凌古邰国遗址公园建设,从去年年初开始,省考古研究院对杨陵区揉谷镇法禧村及周边区域进行了详细调查,在该村东南发现了大量的陶范、铁渣等与铸铁相关的遗物,经确认为邰城聚落的一处铸铁作坊。
在发掘的500余平方米遗址中,除了大量秦汉砖瓦建材与日用陶器外,还出土了大量与铸铁相关的遗物,其中铸器类别可辨者达数百件之多,主要是犁、锄、?三类农业生产工具;还有炉壁、炉座与鼓风管残块,炼渣、残铁块与木炭块等,以及铧范与芯。此外,考古人员在两座灰坑内,出土了4件青石质残版“半两钱”范模,一件为典型的“榆荚钱”,其余三件之钱径大小及文字风格,与文景时期半两钱相类。
据考古专家介绍,根据出土陶器与建材特征,特别是“半两钱”范模形制、文字特点判断,可以判定该作坊的使用年代应不晚于西汉早期。与以往发现的仅有冶炼活动或集采、冶、铸一体的作坊有别的是,该作坊可能为主要从事熔炼与浇铸活动的铸铁作坊。而根据所获范模铸器类别可知,该作坊的产品构成主要是以农具为主,可能兼做铜钱。
“农具厂”缘何还会制作铜钱呢?据专家推断,就其可能生产钱币而言,很可能属于一种官营作坊的性质,也就是“国营农具厂”,这与汉初关中地区可能以官营冶铁业为主,不同于其他地区民营冶铁发达背景也是吻合的。
据史书记载,关中乃秦汉帝国政治、经济中心,文献记载的重要铁产地之一。然而,以往发现的这一时期的铁器工业遗址仅有五处,与其地位与实际远不相称。此次邰城铸铁作坊的发现与发掘,也验证了“关中产铁”。
考古专家介绍,此外邰城铸铁作坊的发掘,进一步弥补了先秦两汉冶铁业研究资料的薄弱环节。
遗址中出土的铧范与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