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前沿 真实 引领 公益 网站热线:13259888867 总编信箱:xibuxinwen@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西部资讯 > 陕西资讯 > 正文

陕西在"换挡""升级"中 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www.xibuxinwen.com(2014-10-31)来源:西部新闻网
复制链接关键词:

    西部新闻网讯( 记者张龙 刘国盛) 陕西是我国大西北的门户,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战略地位重要,在区位、交通、资源、科教等方面优势明显。经过多年努力,已进入发展的黄金期,经济总量在西北五省区占比超过45%,居于首位。

  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陕西经济增速为9.7%,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升、结构趋优”的特点。但与此同时,前些年支撑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如传统能源开发、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地产带动力减弱,新型城镇化、高端化工、先进制造业等新的支撑动力尚未很好释放,“换挡”过程中呈现增速波动。省委书记赵正永表示,现在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只剩短短六年时间,在攻坚阶段深化改革,关键是要保障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紧紧围绕经济发展难点、民生改善重点、生态建设热点攻坚克难,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力解决分配不公、收入差距大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以科技创新驱动结构调整

  国有经济比重大,是陕西经济的一大特征。同时,非公有制经济是陕西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陕西省委认为,应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新活力,

  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创造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良好环境。

  2013年,科技部正式批复支持陕西省开展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工作,陕西成为继江苏、安徽之后全国第三个试点省份。雄厚的科技资源优势,是陕西实现转型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潜力所在。

  今年6月,陕西省召开了创新型省份建设推进大会,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创新型省份。赵正永表示,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要深入实施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园区基地创新发展、创新型市县建设工程和优化创新政策环境计划;发挥市场对创新要素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以企业需求为牵引,有效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支持科研院所、高校建立健全技术转移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军民技术融合型产业园区。

  今年上半年,陕西产业结构升级步伐继续加快,陕北“三个深度转化”项目建设效果初显,能源化工产业向高端化迈进;需求结构进一步优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37%;外贸方面,在三星系列项目带动下,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等进口规模持续扩大,进口额高出出口额73.7%,增速同比加快40个百分点。

  深入推进民生领域改革

  近年来,陕西省在民生领域主要抓了三方面工作:一是针对困难群众健全托底政策。突出低保户、五保户等重点强化救助,以2015年覆盖23%的城镇家庭为目标加快保障房建设,按到户到人原则组织扶贫攻坚,推进受地质灾害威胁的299万群众整体搬迁,确保人人无饥寒之虞。二是针对特殊群体强化利益调整。在近年制定40多项政策基础上,针对农村“八大员”、原志愿军老战士、原襄渝铁路建设学生和部分矿山患尘肺病人员等出台了扶助政策。三是针对全社会实行民生政策提标扩面。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长13.2%,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排全国第9位,全省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增加至60元,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300元。

  近年来,按照“城乡政策一致、规划建设一体、公共服务均等、收入水平相当”的思路,陕西推进有条件的农民进城落户、避灾移民搬迁、统筹城乡发展试点、重点镇建设等重大工程。全省城镇常住人口由2005年的1384万增加到2013年的1931.2万,城镇化率达到51.3%。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机制,将是陕西深化改革的着力方向。

  赵正永表示,未来几年,健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机制、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将是陕西深入推进民生领域改革的着力点。

  着力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赵正永表示,三秦大地的主色调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但长期形成的生态欠账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改观,生态环境整体上依然脆弱。要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着眼长远发展,把三秦大地建设成为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近年来,陕西启动了渭河综合整治工程,推动燃煤锅炉拆改、黄标车清理、污染企业搬迁改造等工作,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全省绿色版图向北延伸了400公里。今年1-6月,西安PM2.5平均浓度较去年同期下降21.9%。下半年,陕西将继续完成关中1000万吨燃煤削减任务,同时实行分断面监测,确保渭河水变清。

  按照相关工作安排,陕西将健全保护制度,划定地方生态红线,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建立项目审批责任终身追究制。全面推行污染源在线监测第三方运营制度,推进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机制创新。建立以关中地区治污降霾为重点的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完善政绩考核体系,将环境保护纳入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充分发挥好考核的导向作用。

编辑:新闻网西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