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网-中国东部网:打造中国东部第一主流媒体 网站热线:13991224333 总编信箱:1182290666@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东部资讯 > 台湾资讯 > 正文

你不知道的经济“黑马”西藏

www.cndongbu.cn(2016-03-18)来源:西部新闻网
复制链接关键词:

 一个人口只有300万的边疆省份,如何创造着连续23年两位数增长的奇迹?低调的西藏有话说。

  今年年初亮相的各省经济成绩单上,西藏是当之无愧的“黑马”:

  2015年,仅有300万人口的西藏,全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并和重庆一起以11%的增速领跑全国,连续23年保持着两位数增长。

  由于地处雪域高原,寒冷、缺氧、条件艰苦,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可谓先天不足。一直以来,中央的投资和全国的支援为西藏输入了源源不断的能量。

  但西藏的发展不能简单归结为外力拉动的结果。

  “近年来,西藏不断推进改革,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自我发展能力正不断增强。”西藏自治区政府主席洛桑江村说。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常务副主任魏建国看来,西藏近年来发展迅猛,是瞄准了“大力建设基础设施”这个突破口。

  成绩已属过去。而且,对于西藏来说,经济发展从来都不是第一位的,生态环境才是。

  确保西藏生态环境良好、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是中央对西藏的重托,更是西藏发展(000752,股吧)的“铁规矩”。“十三五”期间,如何在不触碰生态高压线的条件下,实现设定的10%增长底线的目标?这将是对当地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和智慧的考验。

  与此同时,目前呈现在洛桑江村面前更严峻的挑战是,作为我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西藏仍有59万的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全国最高。未来五年,如何打好扶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能与全国7000多万贫困人口一道全部脱贫?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洛桑江村、魏建国接受了瞭望智库、《财经国家周刊》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共同推出的“2016观察中国——高层智库对话省部长”栏目的邀请,就西藏发展和扶贫等问题展开对话。

  1、经济发展能快则快

  瞭望智库:2015年西藏全区生产总值破千亿元,增速达到11%。从总量上看,西藏在全国各省区市排名中依然垫底,但从增速上看,西藏和重庆、贵州集体突起,在第一阵营领跑中国。如何评价?

  魏建国:西藏破千亿,不仅仅是数字上GDP的突破,更多的是贯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这五大理念的发展,饱含着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平衡的能力,更饱含着老百姓(603883,股吧)对西藏前途美好的憧憬和向往。

  洛桑江村:西藏破千亿,纵向看是不容易的,因为西藏经济基础底子薄,起步晚,交通、自然环境等方面制约因素多。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援藏省、央企和国家部委对口支援,再加上西藏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西藏始终在有质量、有效益的前提下保持着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客观来说,西藏的发展也需要保持一定的速度。我们主张,有条件的地方,在保证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发展速度能快则快。

  瞭望智库:到目前为止,西藏经济增速已连续2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6年西藏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三五”时期西藏的地区生产总值要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下,西藏为什么依然坚持两位数增长?西藏“不减速”的底气来自哪里?

  洛桑江村:两位数的增长目标,是我们结合西藏现阶段发展特征和中央治藏、兴藏、建藏方略定下的。

  在国家特殊扶持政策和全国援藏省、援藏央企的支援下,加上西藏干部的奉献精神,我们完全有条件发展快一点,甚至实现跨越式发展。

  “十三五”期间,西藏增速的底线设为10%。为什么?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2020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我们测算,西藏要想接近全国的平均水平,需要约1万亿的投资,我们从国家政策和各种项目上能够争取到45~50%,同时撬动社会资本,把方方面面的基础打好,这一目标还是有条件实现的。

  2、要想富,先修路

  瞭望智库:这次两会上,你多次呼吁川藏铁路尽快动工,为什么这么急切?

  洛桑江村: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在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里,都提出把西藏建成面向南亚的重要通道。这个通道主要就是铁路。茶马古道,唐蕃古道上,青藏方向都已经有了青藏铁路,接下来就是尽快上马川藏铁路。

  目前,川藏铁路已经被列入国家“十三五”交通建设重点工程。

  四川在西部是经济强省,在整个西部的经济总量很大。川藏铁路建成后,成都至拉萨只需要13个小时。经过进一步的电气化改造,未来还有望缩短到8个小时。这条路对西藏现代化产业建设、兴藏富民具有重要意义,西藏人民一直在期盼。

  魏建国:西藏能有这样的发展速度,除了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之外,就是西藏选对了一个很重要的突破口——修路,青藏高原上的公路、铁路。也就是说,西藏在基础设施建设这一点上瞄的准,要想富、先修路。

  瞭望智库:西藏毗邻印度、尼泊尔等南亚国家,边境线长达4000多公里,历史上就是中国与南亚各国交往的重要门户。作为我国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西藏对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有哪些期待和构想?

  魏建国:“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后,西藏很快就变成开放前沿,包括樟木口岸、亚东口岸、吉隆口岸都是很大的口岸,发展前景广阔。

  洛桑江村:“一带一路”的关键是基础设施的连通,西藏的陆路、空中通道还要进一步升级。近年来,西藏在交通上提出跨越式发展。前几年,区内高等级公路只有28公里左右,到去年年底修成了将近300公里。下一步计划在拉萨到山南、林芝、日喀则等核心区域,实现三小时经济圈,正在设计路网。

  铁路方面,现在我们正在对接南亚,要把铁路修到尼泊尔边界,甚至向尼泊尔首都迈进。

  航空方面,西藏航空公司现在已经拥有15架飞机,“十三五”时期,要达到45架到50架左右。

  考虑到尼泊尔的旅游业发展得比较好,航空资源也可以开发,但尼泊尔缺资金,西藏航空公司就和尼泊尔政府的航空公司组建了喜马拉雅航空公司,今年6月份就要正式运行。以后欧洲的客人到了尼泊尔,40分钟左右就可以飞到拉萨。

  3、有把握2020年前全部脱贫

  瞭望智库:这几年,西藏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都办了哪些具体实事?

  洛桑江村: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几年,我们坚持把70%以上的财力用在民生上。

  突出的亮点就是“三个率先”:率先实现了十五年免费教育;率先实现了全区有意愿的所有孤寡老人和五保供养户集中到县以上敬老院,全区所有的孤儿集中到地市级的儿童福利院,统一安排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率先实现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均等化。

  西藏自治区民生连着民心。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西藏自治区政府下了很大的力气。通过一系列举措,让老百姓满意、老百姓高兴,也让他们能从中分享到发展的成果、改革的成果,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反过来,老百姓真心感谢党、感谢政府,更加坚定了跟着共产党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信念。

  魏建国:出乎意料。在经济基础很薄弱的情况下,西藏做到“三个率先”,很不容易,说明了真正把民生放在首位。

  瞭望智库:“十二五”期间,西藏在脱贫攻坚上下了很大功夫,减少贫困人口58万人。回顾过去五年的扶贫工作,主要有哪些亮点和特色?

  洛桑江村:西藏是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程度深,返贫现象普遍。扶贫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

  “十二五”期间,西藏在扶贫攻坚上下了很大的工夫,减少贫困人口58万,这是巨大的民生功绩。

  自治区成立了扶贫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下设脱贫攻坚战指挥部,统一制定规划,统一协调资金,把扶贫作为政绩考核的一个最根本的指标。

  西藏脱贫攻坚最大的短板在农牧区。为此,我们定下三大主战场,分别是昌都地区、日喀则市以及藏北的那曲地区。在这三个主战场上,根据不同情况确定具体的扶贫措施,比如边贸兴边、生态扶贫、搬迁扶贫、社保扶贫、教育扶贫等。

  产业发展方面,主要是在旅游产业和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上做文章,增加老百姓收入。

  魏建国:西藏扶贫工作整体布局合理,又注重因地制宜、精准扶贫,我认为其中最大的亮点是一人一策、一地一策,而不是大水漫灌式的。

  洛桑江村:的确,自治区把每个贫困户的身份信息都留存在村里、乡里、县里乃至自治区扶贫办的信息系统里,掌握每个人的收入情况和致富渠道。老百姓脱贫的情况直接与县长、书记的政绩挂钩。干的好可以提拔,干的不好就要让位给能干的人,出现问题的就地免职。

  有中央的特殊关怀,再加上西藏的各族干部群众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抓扶贫,一定能成功。所以我对西藏全面解决贫困问题充满了信心,有把握在2020年之前实现全部脱贫。

  瞭望智库:对于返贫问题,如何应对?数据显示,到2015年底,西藏全区还有59万贫困人口。这59万贫困人口的脱贫工作将面临哪些现实困难和考验?

  洛桑江村:扶贫越往后越难。而且西藏的脱贫还要结合地方实际。

  拿扶贫搬迁来说,我们4000多公里陆路边境上的边民就绝不能搬迁,如果他们搬走了,谁来屯边戍边?所以我们在这次两会上提出,要把异地搬迁的优惠政策落实给那些为了国防需要不能搬迁的边民,让他们安心戍边屯边。

  总的来说,关键还是要把贫困的根子找到、铲除,通过因地制宜、因人因户施策,该产业扶贫的就用产业扶贫,该搬迁扶贫的就搬迁,该教育扶贫的就教育。

  魏建国:单纯输血式的扶贫行不通,要造血式扶贫。

  瞭望智库:提到造血,实际上西藏一直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取得了哪些进展?

  洛桑江村:西藏是最后一片净土,是地球第三极。西藏的天然饮用水、清洁能源、牦牛、藏绵羊、藏猪、藏鸡,甚至西藏的土豆、青稞,都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物种。把这些东西做成系列,在产业链上加工,在科技上下工夫,开发出来,就能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

  例如,西藏出产的5100矿泉水前年在美国获得了世界金奖,卓玛泉冰川水在德国纽伦堡获奖,珠峰冰川矿泉水在国内获奖。

  再比如,清洁能源方面,西藏的水电和太阳能开发潜力都很大,这些都是西藏特有的资源。

  4、生态高压线谁也不能碰

  瞭望智库: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召开的第六次西藏工作会议上提出,西藏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从绿色发展的角度,如何协调好西藏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关系?

  洛桑江村:记得小时候,父亲路过水源的时候总要先放一个石头。我当时不明白,问父亲这是什么意思?父亲说,水是生命之源,不能破坏。其实在藏民族传统中,有很多保护生态环境的传统习俗。

  而且,西藏现在是国家生态安全屏障,1/3的面积被纳入生态保护区。我们更有责任,保护环境不仅仅是西藏的事,也是在给国家、给整个亚洲乃至全球做贡献。

  在招商引资方面,西藏这几年一直严格把关,“三高”企业一律零引进、零审批,坚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

  过去,矿产资源开发上,县里、厅里都可以批,现在审批权收回自治区政府,而且要上常委会讨论。我担任了三年多的主席,开矿项目一个都没批。当然,符合条件的可以开采,但要做环评,坚持环评一票否决制。

  在经济发展考核方面,我们一开始就明确了生态环境保护是底线,是高压线,谁也不能碰。

  比如旅游业发展,去年西藏旅游(600749,股吧)人数突破了2000万人次。等到了一定程度,我们就要走内涵发展的路子,在高精特上做文章,而不是简单追求人次的增多。像国外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上还有很大潜力,去年入境游客只有30万左右。

编辑:新闻网西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东部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中国东部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