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网-中国东部网:打造中国东部第一主流媒体 网站热线:13991224333 总编信箱:1182290666@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东部资讯 > 浙江资讯 > 正文

广西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纪实

www.cndongbu.cn(2017-05-31)来源:西部新闻网
复制链接关键词:

  西部新闻网讯 5月4日,一堂特别的思想政治教育报告会在广西师范大学举行。报告会主讲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深入浅出地宣讲和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并结合自己求学时期的心得和体会,鼓励青年学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党政领导干部走上讲台为高校师生做形势政策报告,是广西深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广西各高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创新教育途径,着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取得显著成效。

  思政课也有意思

  伴着《公民道德之歌》的音乐,广西大学艺术学院2015级舞蹈专业的学生们深情款款地跳起自编的舞蹈。舞蹈包括公交车上让座、医生和路人抢救伤员、恋人争执等场景,分别展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主题。同学们把这个舞蹈表演录制下来,作为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的作业上交。

  广西大学思政课老师采用情境式教学、问答式授课、现场教学、拍摄微电影等与传统课堂“一对多”“满堂灌”不同的教学方法,克服了“一言堂”的讲授方式,营造师生平等对话的氛围,使教学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让思政课变得“有意思”“都爱听”“真相信”。目前,学校正探索“课堂专题教学”“课外自主研修”“网络自主学习”三位一体教学改革。“我们一定要把思政课上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汤志华说。

  广西师范学院则依托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探索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模式”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三制’教学模式”,力图将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有机结合,在教改中体现“主客体关系整体性”理念,充分挖掘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真正发挥思政理论课的育人功能。

  平台队伍争上游

  一部由学生自导自演的讲述国防生艰苦训练、顽强拼搏故事的微电影,通过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易班平台公映,在校内外引发广泛关注和高频次点播。

  易班是教育部专为大学生打造的网络互动社区。2014年,广西成为全国第一批推广易班建设的省区。2015年,广西率先在全国建立省级区域研究中心——广西高校易班发展研究中心,形成了“自治区教育厅—广西高校易班发展研究中心—各高校”易班推广建设三级联动机制。如今,全区已有74所高校进入易班,55万名大学生在易班实名注册,占全国的18%,学生们在这里看电影、看通告、交作业、参与校园事务,日均访问活跃度位列全国第二。

  同样走在全国前列的,还有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2014年,广西分别发布实施高校辅导员培训规划和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各高校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狠抓落实。

  桂林理工大学探索实行专职辅导员分级管理制度,在专职辅导员队伍中进行普通辅导员、副科级辅导员、正科级辅导员的评聘认定,兑现相应待遇,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

  广西师范学院着力提升辅导员的素养和职业能力。2016年10月,教育部成立8所全国高校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广西师范学院成为华南地区唯一入选的高校。前不久,全国高校辅导员示范培训班暨辅导员核心素养提升培训班在此举行,80名来自各地高校的辅导员经历了一次思政课“思想风暴”。中南民族大学辅导员杨杰说:“此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辅导员应该从思想上武装自己,立足政治理论、结合学校特色,创造性地开展学生事务。”

  多方凝塑民族魂

  作为地处祖国边疆的地方民族院校,广西民族大学学生涵盖壮、汉、苗、瑶、侗等53个民族,学校坚持把民族团结教育摆在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位置,持续深入开展多形式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四次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广西民族大学党委书记朱华介绍,学校对少数民族学生实行多项政策倾斜,在招生中严格执行100%面向老、少、边、山、穷地区招收少数民族农业户口应届毕业生的政策,免收预科生学费,为其设立专门的奖学金、贷学金,着力解决预科生的生活困难问题。在教学中,学校倾力打造民族团结主题教育工程、“品诗韵诵经典”启蒙工程、“暑期大走访”实践育人工程、“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相思湖作家群品牌建设工程等五大工程,彰显民族特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

  为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广西民族大学坚持把国家级精品课程《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作为全校师生的必修课,组织国家级教学团队力量编写课程教材,推进教学内容本土化、教学模式生活化,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这个课程让我更了解各个民族的不同特色,学会与身边各民族同学相处和交流。”越南语专业的壮族学生农国明说,课上的知识让他更了解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情况,当他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做志愿者时,更能够包容和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

编辑:新闻网西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东部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中国东部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