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网-中国东部网:打造中国东部第一主流媒体 网站热线:13991224333 总编信箱:1182290666@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东部名人 > 文化名人 > 正文

李炳武:德艺双楷模 诗书两辉煌——怀念恩师霍松林

www.xibuxinwen.com(2017-02-07)来源:西部新闻网
复制链接关键词:
  (文/李炳武)2017年2月1日,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享誉海内外的一代宗师、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文艺理论家、诗人、书法家、教育家霍松林以97岁高龄驾鹤西去。当日友人泣告,我即以短信报告国务院副总理马凯。
 

李炳武和恩师霍松林
  
  2日,收到马凯通过手机发来的唁电,立即转发陕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甘辉等人。全文:“对霍松林先生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向霍先生的亲属表示诚挚问候!届时请代送花圈。马凯”。
  
  3日,敬撰挽联:“工部传神笔妙为长安赋雅集,文坛悼硕儒敬瞻高阁步唐音,天罡不陨”。并诚邀陕西省书协常务副主席路毓贤誊书。
  
  4日9时50分,我与省书协副主席路毓贤、著名摄影家马忠义赴陕师大雁塔校区霍府登门吊唁。上清香、三鞠躬,呈挽联。,然后向其长子——西安交大霍有光教授送上记载霍松林先生业绩的《马忠义摄影集---文化艺术卷》。霍有光教授邀我们到唐音阁小坐,于右任先生的遗照与书法依然敬挂在窗子的两边,环墙而立的书柜里装满了先生的著作和几张照片。有光教授拿出2008年我与霍先生在人民大厦的合影放在书桌上说:“我爸爸很喜欢与你的这张合影,一直放在书柜里。请你坐在下来留个纪念吧。”我落座霍先生曾经著书立说、侃侃而谈的皮椅上,手捧《松林回忆录》感慨万千。
  
  5日5时醒来,再次打开摊放桌面上的《霍松林选集》《霍松林回忆录》与《霍松林先生评论集》。思念之情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促我打开电脑伏案续写“怀念恩师霍松林”。
  
  一
  
  40年前,我在陕师大旁听霍先生文学讲座的情景历历在目。霍先生燦然和蔼的笑容;文静爽达的风度。遍考精取、引流怀远、富于哲理的思辩,由字词到句篇抽丝剥茧般的讲解,至今仍清晰难忘,那种获得知识和智力的享受真是如沐春风。半个多世纪以来,霍先生把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心血都奉献给了我国的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文化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与霍老师相差30多岁,他却执意称我老弟。在我即将离开省文史馆,转任省政协工作时,恩师挥毫题书“自强不息”和“长安阁”两幅作品送我,并语义深长地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周易》乾卦第一的名句,《象传》说:‘天道刚健,周而复始,运行永不停息,君子应效法天道,自强不息’。你是一个能干事、爱干事的人,可挂在书房里。60岁从繁杂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正是做学问的好时光。自强不息就是要永不言老,永不停步,你看我90多岁了,还天天读书、写书、写字,多么快活。你做了‘长安学’和‘长安雅集’两件大事、好事。所以我给你作‘长安阁’斋榜,这几个字读起来昂扬向上人生就是要像唐诗里写的那样:‘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急忙起身表示感谢,深知这是恩师对我的希望与鼓励。
  
  霍松林恩师还热情地为《李炳武长安阁诗词》作序。序言中先生赋诗一首“堂堂史馆壮三秦,策划周详赞李君。更展才华鸣盛世,吟诗摄影著鸿文。”“这不是恭维之词,是真实写照。在当今经济狂热、人心浮躁的社会环境下,一位政府官员能静下心来吟诗填词、潜心研究传统文化、实属难能可贵。”先生还写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读炳武的诗作常能感受到他忠国爱民、崇文敬业、立志创造新的文化辉煌的追求。祝愿他在政绩愈著的同时诗艺愈精,放眼五洲,日进千里。”
  
  此文收入《霍松林选集》(六)•序跋集。我一直看作老师对学生的鼓励和希望,当作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永为座右铭牢记在心。
  
  二
  
  霍松林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古典文学家和教育家。霍先生从教70年,学为人师、德为世范。他在教学中特别强调品学兼优、知能并重。既着重指点治学门径和治学方法,又特别要求弘扬忌恶扬善、爱国爱民,“以天下国家为已任”的中国文化精神。他要求学生们同时具备学术研究、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和文学创作的“三个能力”。创造了一套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方法。近30年来,霍先生培养的研究生有18名获硕土学位,50多名获博士学位,遍布北大、清华、首都师大等全国许多高校。霍先生《九十自寿二首》中“乐育英才浑忘老,秾桃艳李竞芬芳”,正是这位大教育家的人生写照。
  
  霍松林先生是书风典雅的学者型书法家。《霍松林诗文词联书法选》座谈会,在省政府黄楼常务会议室举行。座谈会由陕西省文史研究馆、省书法家协会和省诗词学会联合主办。我有幸主持并见证了书坛诗界的高度评价:霍先生书法作品集的出版给陕西乃至全国书法界送来了一缕清风,润泽了当前书法家浮躁的风气;为书法发展提供了正确导向:书法只有夯实厚重的国学基础,才能彰显传统文化之美,才能体现学品与人格力量所传递的生命流动之美,才能表现作者儒雅风流的气质之美。
  
  三
  
  在“中国•第三届长安雅集大型国际文化活动”新闻发布会上,霍先生激动地说:“我很少写赋,因为赋是不能随便写的。1997年香港回归,雪百年之耻,我写赋一篇。十年后的今天,我又为即将开幕的第三届长安雅集写了一篇赋,感到很高兴。……像这样的文化盛举,应该有赋来赞颂之”。他嗓音洪亮、中气充沛,声如金石般的当场吟诵了《长安雅集赋》:“伟哉长安!十三朝京城,万邦景仰。大哉长安!现代化都市,四海名扬。经济腾飞,健步追欧美;人文蔚起,雄风振汉唐。雁塔“高标跨苍穹”,昔贤已发高唱;曲江丽景甲天下,时彦谁不神往?二难既俱,长安之雅集开创;四美已备,盛世之盛典昭彰。历届各放异彩,今夏更创辉煌。展中外六百位名家之才智,德艺留芳;探长安五千年文化之精华,和谐至上。笔飞墨舞,超八怪,继二王。长吟朗咏,师李杜,追苏黄。书画长廊三百米,溢彩流光。诗词佳作二千首,吐艳飘香。喜迎北京奥运:五环联友谊,圣火照五洋。讴歌改革开放:发扬民主致富强,建构和谐奔小康。锣鼓驱狐鼠,歌舞引凤凰。精神家园谁守望?请听专家演讲。猗欤盛哉!长安长乐,雅集未央。颂声不息,警钟永响。盛典年年鸣盛世,长治久安万代昌。”
  
  音犹在耳,斯人已去,呜呼哀哉。
  
  秦岭苍苍、渭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二零一七年二月五日 初九 周日 告别恩师)
  
  
  
编辑:中国东部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