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兼善 厚积薄发
(文 姚宇亮 通讯员 韩丽英)
贺文龙是我的好朋友、知己,我很了解他,也很了解他研习书画艺术的历程。对他的艺术,我想谈谈我的体会和理解,也是我想说的真心话。
大约十年前,我与文龙在杭州求学时成为契心好友。他博士毕业后到西安美院任教,现在是该院的副教授。主攻书法与写意花鸟画的创作和研究。
对于贺文龙的书画,我觉得有四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他书画兼善,书法和写意花鸟画都有很好的笔墨功底。他曾获得美术学专业(书法创作与研究方向)博士学位,近年又师从中央美院张立辰教授攻读花鸟画创作方向博士课程。二是他有很好的古代汉语和古典文学素养,曾师从国学大家霍松林先生的高徒李乃龙教授研究唐宋诗词,获古典文学硕士学位。三是他把书画创作和研究很好地结合起来,加上较好的古典文化素养,使他的书画有一种堂堂正大、渊深雅致的气象。四是他师从名师,渊源有自。他的书法师从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书法家陈振濂先生。陈先生现任中国书协副主席,在当代书法创作、书法教育、社团活动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业绩。花鸟画他先师从张景鸿先生,打下了很好的笔墨功底,对于中国画的理法也有较深入的理解。近几年,他又师从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当代大写意花鸟画领军人物张立辰先生。如果将他的书法、花鸟画和诗词的师承再向师祖辈追溯,则是三个震耳发聩的名字——书法泰斗沙孟海、国画大师潘天寿、国学大家霍松林。提起这三个名字,真真足以让人心生无限的敬仰之意,并对文龙的求学经历与师承关系艳羡不已,诚可谓钟灵毓神秀,天意爱俊才。因此,我私意以为,文龙极具艺术发展的潜质,薄积而薄发,我期待他在书画艺术上开拓出大境界。
文龙书画兼善,以书入画,笔墨功底扎实。中国画家画画,不说“画”,说“写”。“写”字意义极深,其精义在于以合乎笔法、蕴含韵味的线条表现画家之心。中国书画的共性和精髓正可用一个“写”字道尽。由于近代中国特殊境遇和诸多原因,国民的古典文化教育产生了严重断层,表现在书画家身上,最明显的就是国学水平的降低和书法基础乃至传统笔墨功底的孱弱。这是当代书画表面繁荣后面最严重“内虚”,也是我们当代书画家无法回避且需要正确面对的现实;或者可以说,这个问题解决的如何将决定当代书画的走向和所能达到的高度。
曾经与文龙谈论书画的境界和格调,他略作沉思说了八个字“堂堂正大,渊深雅致”,我觉得这正是他的向往和追求所在。他书画中所流露的独特气息,正可作此观。书画的格调和境界总是如其学,如其人的。文龙虽然主攻书法与写意花鸟画,但是他学养基础却得益于中国古典文学,他多年来一直研究中国题画文学,曾作硕士论文《唐代论画诗研究》,并以此获硕士学位。近年来,他还博涉周易、佛教净土宗典籍等,常有独到的解悟。
文龙在书法和写意画上发心宏大而深远,读博士时他经常写“独坐苍茫”四字,我问他有何说法,他说这四字是从唐人王维和杜甫的两句诗中提取出来的,寄寓了他的人生况味和艺术感悟。一句是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句是杜甫的“此生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他又说,人生的本质是孤独的,但是人可以从孤独中体味宇宙的“空静”之境,进而忘怀物我,物我同化,坐立于天地苍茫之中。我想他正是用人生修持和他的书画来修悟并契入此境界的。
当然,书画家最终还要用作品来说话,文龙的书画还在进步和发展过程中,他本人也在不懈地学习和探索,但是其笔墨的功底、渊雅的气息、正大的格调以及其中隐隐可观的气象,大家是可以感触到的。我想,大家把我的看法和他的书画相印证,不难发现我言之不虚。
本文作者简介:姚宇亮,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美术学博士,中央美术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中国书画的理论与创作。
贺文龙是我的好朋友、知己,我很了解他,也很了解他研习书画艺术的历程。对他的艺术,我想谈谈我的体会和理解,也是我想说的真心话。
大约十年前,我与文龙在杭州求学时成为契心好友。他博士毕业后到西安美院任教,现在是该院的副教授。主攻书法与写意花鸟画的创作和研究。
对于贺文龙的书画,我觉得有四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他书画兼善,书法和写意花鸟画都有很好的笔墨功底。他曾获得美术学专业(书法创作与研究方向)博士学位,近年又师从中央美院张立辰教授攻读花鸟画创作方向博士课程。二是他有很好的古代汉语和古典文学素养,曾师从国学大家霍松林先生的高徒李乃龙教授研究唐宋诗词,获古典文学硕士学位。三是他把书画创作和研究很好地结合起来,加上较好的古典文化素养,使他的书画有一种堂堂正大、渊深雅致的气象。四是他师从名师,渊源有自。他的书法师从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书法家陈振濂先生。陈先生现任中国书协副主席,在当代书法创作、书法教育、社团活动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业绩。花鸟画他先师从张景鸿先生,打下了很好的笔墨功底,对于中国画的理法也有较深入的理解。近几年,他又师从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当代大写意花鸟画领军人物张立辰先生。如果将他的书法、花鸟画和诗词的师承再向师祖辈追溯,则是三个震耳发聩的名字——书法泰斗沙孟海、国画大师潘天寿、国学大家霍松林。提起这三个名字,真真足以让人心生无限的敬仰之意,并对文龙的求学经历与师承关系艳羡不已,诚可谓钟灵毓神秀,天意爱俊才。因此,我私意以为,文龙极具艺术发展的潜质,薄积而薄发,我期待他在书画艺术上开拓出大境界。
文龙书画兼善,以书入画,笔墨功底扎实。中国画家画画,不说“画”,说“写”。“写”字意义极深,其精义在于以合乎笔法、蕴含韵味的线条表现画家之心。中国书画的共性和精髓正可用一个“写”字道尽。由于近代中国特殊境遇和诸多原因,国民的古典文化教育产生了严重断层,表现在书画家身上,最明显的就是国学水平的降低和书法基础乃至传统笔墨功底的孱弱。这是当代书画表面繁荣后面最严重“内虚”,也是我们当代书画家无法回避且需要正确面对的现实;或者可以说,这个问题解决的如何将决定当代书画的走向和所能达到的高度。
曾经与文龙谈论书画的境界和格调,他略作沉思说了八个字“堂堂正大,渊深雅致”,我觉得这正是他的向往和追求所在。他书画中所流露的独特气息,正可作此观。书画的格调和境界总是如其学,如其人的。文龙虽然主攻书法与写意花鸟画,但是他学养基础却得益于中国古典文学,他多年来一直研究中国题画文学,曾作硕士论文《唐代论画诗研究》,并以此获硕士学位。近年来,他还博涉周易、佛教净土宗典籍等,常有独到的解悟。
文龙在书法和写意画上发心宏大而深远,读博士时他经常写“独坐苍茫”四字,我问他有何说法,他说这四字是从唐人王维和杜甫的两句诗中提取出来的,寄寓了他的人生况味和艺术感悟。一句是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句是杜甫的“此生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他又说,人生的本质是孤独的,但是人可以从孤独中体味宇宙的“空静”之境,进而忘怀物我,物我同化,坐立于天地苍茫之中。我想他正是用人生修持和他的书画来修悟并契入此境界的。
当然,书画家最终还要用作品来说话,文龙的书画还在进步和发展过程中,他本人也在不懈地学习和探索,但是其笔墨的功底、渊雅的气息、正大的格调以及其中隐隐可观的气象,大家是可以感触到的。我想,大家把我的看法和他的书画相印证,不难发现我言之不虚。
本文作者简介:姚宇亮,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美术学博士,中央美术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中国书画的理论与创作。
本文作者简介:姚宇亮,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美术学博士,中央美术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中国书画的理论与创作。
贺文荣简介:贺文龙,又名贺文荣。陕西渭南大荔县人。美术学博士,西安美院副教授,擅长书法与写意花鸟画。
2001—2004年,师从李乃龙先生研究唐宋诗词,同时师从张景鸿先生修习写意花鸟画,获古典文学硕士学位。
2004—2007年,师从著名书法家、书画理论家、中国美院教授陈振濂先生研习中国书法篆刻,获得博士学位。
自2011年9月起,师从中央美院教授、博导、当代大写意花鸟画家张立辰先生修习写意花鸟画,就读于教育部首届中国画博士课程班。
重视中国书画艺术的文化品格,主张在有所专攻的基础上诗、书、画、印兼修,追求以书入画,以画助书,画传诗境,诗书画印一体。书画之余,以读书修心为常。
走近学者型书法家贺文龙的艺术世界
(文高海平记者刘波通讯员韩丽英)
最近几年,西安美院书法家贺文龙先生颇受收藏界关注,某些画廊主和收藏界权威人士甚至预测说,贺文龙先生将成为继钟明善、茹桂先生之后极富实力的新一代学者型书法家。随着新一轮艺术品收藏热潮的到来,藏家们在选择艺术家时变得更为理性和务实,他们更看重艺术家身上能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优势资质。因此,高等院校的教授、学者型艺术家的作品成为他们收藏的一大重点板块。在这种背景下,贺文龙先生受到收藏界的关注显然不是偶然的。
贺文龙先生正名贺文荣,人多以“贺文龙”相称,后来他书画上多以“贺文龙”落款。一次偶尔的相遇和交谈,他身上温文尔雅而又豪气飘逸的气质便吸引和感染了我,后来交往中渐渐知道他对中国书法和花鸟画都有系统的研究,再后来我们便成了要好的朋友。贺文龙是西北地区第一位书法学博士,现任西安美术学院副教授。书法界认为他的出现具有标志性意义,对于陕西乃至西北书法的发展都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他曾受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书法家陈振濂先生。陈先生现任中国书协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常务秘书长。受祖父和外祖父的影响、教导,贺文龙先生从小临池不辍,在书法上打下了很扎实的“童子功”。他认为修习书画艺术,文化基础和个人学养很重要。为了提高自己的古典文学功底,他曾拜国学大师霍松林的高徒李乃龙先生为师,研究唐宋诗词,后获古典文学硕士学位。书画之余,他经常研读并创作古典诗词。意至兴会之际,他常常会忘情地吟咏起来……
功到自然成。长年的研习书法和古典诗词的功夫没有白下。2004年,书法泰斗沙孟海先生的高足陈振濂先生破格收贺文龙为弟子,攻习中国书法和篆刻,后获得书法博士学位。陈振濂早年受业于沙孟海先生,受沙老的教导和影响,他非常重视艺术家的文学功底和综合修养。尤其是陈先生在书法教学法和技法训练体系方面卓有造诣,贺文龙先生在这方面受益匪浅。博士毕业后他毅然回到孕育周秦汉唐文明的西北厚土,回到西安美术学院工作,传授浙派书画艺术精神和艺术体系,报效生他和养他的黄土高原,而西安厚重历史文化也逐渐融入了他的艺术创作中。他出入晋帖唐碑,远溯先秦,流连浸滛在甲骨文、青铜器铭文、秦篆汉隶之中,孜孜矻矻,兀兀穷年,近来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成熟的书法、篆刻教学学体系和书法创作理念体系。对于当下的书法创作,贺先生有深入的反思。在书画上,他重视学养,他认为有学养才可能形成自己的创作思想,而思想是决定一个书画家是否能走得深、走得远、走得高的最重要因素。在他那里读书明理、习艺修身、参玄悟道是统一的。他认为书画上要有所专攻,以求达到一定的高度;同时要不断加强诗、书、画、印和文史哲等多方面的修养,以求其深其根、厚其气。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近年来,他在书画上,主攻秦篆、行草书和花鸟画,书画之余,又广泛涉猎诗词、周易、命相学等领域。他的书法雅正醇厚,有一股堂堂正大之气;兰花、竹子、荷花等题材的花鸟画则发挥他在书法的特长,以书入画,清雅而朴厚,显然沿承了明清写意画的正脉。贺先生一直走是的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统一的“理行双证”的路线。也就是说,“技道并进”,理论研究都是和创作紧密结合的,理论研究为创作服务,这样研究进步一重,创作也进步一重,互相推进,相反相承又相生。
贺先生是我目前见过的书法家当中读书最多、临池又最勤奋的一位,他的工作室满地铺的都是书和书法作品临摹稿。随着名声鹊起,上门求字的人是络绎不绝,为人和蔼可亲的贺先生一般都会让求购者满意而归。他还常应朋友之求,为教育机构、学校免费题写牌匾。“积健为雄,厚积薄发”,我私下揣测,像贺先生这样的“学者型书画家”,合乎当下和未来的方向,他必将成其大器。
2011年3月30日辋山之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