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举办“迎接省第十三次党代会 奋力 ‘追赶超越’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
www.xibuxinwen.com(2017-04-22)来源:西部新闻网
(李文化) 4月21日上午10时,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中共陕西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迎接省第十三次党代会 奋力‘追赶超越’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 第二场。邀请中共延安市委副书记、市长薛占海先生介绍延安实现追赶超越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成效,并回答记者的提问。延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张骁卫,延安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马东坡和延安市老区扶贫开发局党组书记、局长牛永红出席发布会。发布会由中共陕西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常雅玲主持。
中共延安市委副书记、市长薛占海: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延安市委、市政府,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延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延安是中华民族圣地和中国革命圣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总书记在2015年回陕西视察时候说,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标识,宝塔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标识。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回陕西、回延安视察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紧扣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坚持用延安精神建设延安、发展延安,推动延安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乡面貌变化巨大,基础设施条件日臻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2016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082.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30.5亿元,人均GDP、人均财力居全省前列;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59.3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0693元和10568元,分别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253元和1172元。今年一季度,生产总值增长4.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3%,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6%和8.2%。
——我们始终把加快推动转型发展作为追赶超越的主攻方向。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倒逼产业转型,重点在“有中生新”、“无中生有”上做文章,延安综合能源基地发展规划列入国家盘子,谋划重大能源化工项目42个、总投资约4000亿元,实施了延安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洛川轻烃裂解综合利用、大唐热电联产、航空煤油、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彩虹光伏玻璃等一批重大产业转型项目;出台了《促进新经济发展暂行办法》,北京云真视讯、英雄互娱、898创新空间等一批成长性好的“瞪羚企业”落户延安,转型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去年非油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石油工业增加值增速12.2个百分点。加快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启动建设10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8个农产品加工园区,扩大特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规模,特色农产品品牌达到120多个,“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首届世界苹果大会,苹果面积居全国地级市之首。加快红色旅游业发展,枣园·1938、北京知青馆、圣地河谷金延安一期等一批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建成投用,黄帝陵文化园区加快建设,成功举办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来延游客达402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28亿元。出台促进“双创”政策措施,市场主体突破12万户,入库“四上”企业1031户,第三产业、非公经济占GDP比重分别达到36.1%和26.1%。
——我们始终把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和生态环境提升作为追赶超越的重要支撑。加快建设“三纵两横”高速公路网,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800公里。延安新机场、蒙华铁路、吴定高速等项目加快推进,开通至西安、宝鸡动车,西安至延安高铁开工建设,开通至北京、上海、重庆、广州、青岛、沈阳等地航线。南沟门水利枢纽工程全面建成,黄河引水工程黄延线全线贯通,今年将实现向市区供水。陕北至关中和陕北至武汉电力外送通道加快推进。我们正在积极的争取延安至西北坡、雄安新区的电力外送通道。市区、县城和一批重点镇实现气化,通信、广电网络覆盖所有乡镇,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从1999年至今累计实施退耕还林1077.5万亩,林草覆盖率提高到67.7%,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可以说我们延安的山川大地已实现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完成治沟造地36.7万亩。延河综合治理城区段初见成效。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居全省前列,“圣地蓝”成为一张靓丽名片。延安被列为首批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市和第二批低碳城市试点。
——我们始终把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作为追赶超越的现实途径。制定改革方案105个,完成改革任务419项。精简下放审批事项200余项,政府权力和责任“两张清单”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完成撤乡并镇,安塞撤县设区。积极开展低丘缓坡未利用地开发试点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市域流转试点,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资源公共交易平台,流转土地70万亩。首批6户国企改制完成,剩余40户即将完成。子长医改模式在全国推广,公立医院改革受到中央改革办肯定。成立西北五省唯一一家地市级保险监管分局,设立总规模150亿元的延安光大城市发展基金和陕西金控延安融资担保公司,银行市级分支机构达到11家,县级法人机构达到16家,银行存贷款余额突破2300亿元。制定延安首部地方性法规《城市市容市貌管理条例》,“两说一联”经验在全国推广。积极推进对外开放,海关与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正式运行,去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495个,到位资金705.6亿元。
——我们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追赶超越的价值追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统揽农村工作全局,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49.7亿元,19.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538个贫困村退出,7个县区整体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3.3%下降到0.76%,贫困人口从20.52万人下降到2016年的1.02万人,贫困村由830个减少到292个。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两个“80%”要求,每年新增城镇就业1.6万人以上,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建立事业单位凡进必考和临聘人员管理制度;率先在全省实现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城乡一体化,提高了城乡居民医保和低保标准,13.7万城乡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组建了延安医疗集团并完成对5家医院托管,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初步缓解;加快实施城区教育资源整合,全面实行十五年免费教育,实现学前三年免费教育、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延安新区开创了延安城市建设新纪元,城市改造让延安老城旧貌换新颜,12.3万居民下山安居,10.7万户群众住房困难得到解决,城镇化率达到59.09%。荣获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市和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称号。
——我们始终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追赶超越的政治保障。坚持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全面从严治党的力量,认真落实主体责任,每年举办市县领导干部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读书班,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立“大数据+小书包”、“问题墙+回音壁”等4个载体,得到基层群众的普遍认可,受到新华社、人民网、央视网等媒体的关注。认真落实省委“三项机制”,建立重点工作月通报、季讲评、专项观摩、督察约谈制度,推行“找短板、补短板、换短板”做法,对工作“不在状态”的干部予以调整,完成了一次“静悄悄”的市县乡换届。不断夯实基层基础,促进软弱涣散村(社区)转化提高,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到77.5%和81.1%。每季度拍摄一部“四风”问题《内参片》,每两周推出一期《百姓问政》栏目,广泛开展“延安模范”评树活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不断向好。
今后,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回陕、回延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紧扣“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大力实施“高端能化强市、特色产业富民、文化旅游带动、生态环境提升、城乡一体发展”战略,加快转型发展,奋力追赶超越,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努力实现“一个率先、两个追赶、三个超越”目标,即率先在全国革命老区中整体脱贫,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增速追赶全省平均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超越全国平均水平,通过坚持不懈努力,让延安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确保2020年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够格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朋友们,延安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发祥地,真诚欢迎媒体记者朋友们能够常来延安走一走、看一看,多宣传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也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延安的建设发展,帮助我们把革命圣地建设得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中共陕西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常雅玲:
感谢薛市长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按照惯例,提问之前请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
我是经济日报的记者,延安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具有发展特色农产品的优势,请问延安如何 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怎么促进农民提质增收。
中共延安市委副书记、市长薛占海:
延安有得天独厚的农产品生产条件,是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和反季节果蔬优生区,也是黄土高原优质小杂粮传统生产区,以苹果、蔬菜、红枣、羊肉、小杂粮为特色的农产品品质优良,被农业部整市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近年来,我们加快实施“43158”工程,即建设400万亩苹果、300万亩粮食、100万亩干果经济林、50万亩蔬菜、800万头家畜优质农产品基地,全力打造老区群众百年致富产业,全市苹果种植面积达到354万亩,产量达303万吨,产值突破100亿元,苹果面积占到世界的二十分之一、全国的九分之一、全省的三分之一,位居全国地级市之首;蔬菜种植面积突破40万亩,总产130万吨;猪牛羊饲养量500万头只,红枣、核桃、小杂粮等区域性特色产业稳步发展,2016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568元,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把发展现代农业与促进群众脱贫致富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加快构建适合我市区域特色的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夯实群众脱贫致富基础。一是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20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带动苹果、蔬菜、红枣等绿色有机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狠抓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加强农产品品牌管理保护,创新营销方式,提高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率和市场占有率。二是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全力抓好8大农产品加工集群和17个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引进国内外知名农业龙头企业,参与优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三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依托“互联网+”、“文化+”、“旅游+”,引导农民从事农产品生产、流通、营销,大力发展体验、观光、休闲农业,打造一批中高档休闲农庄、主题农园、精品民宿、美丽田园等新业态,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四是重视培育农业经营主体。新发展一批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加快培育职业农民,重视发挥本地能人和龙头企业作用,加强与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合作,扶持发展一批社会化服务组织。五是提升农业支撑保障能力。利用与西农大共建的6个科研机构,加大产业转型升级、土壤有机质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旱作节水、防灾减灾等重大问题联合攻关,不断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六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资源性资产,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抓好“三权分置”改革,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谢谢。
新华社记者:
我是新华社记者,长期以来延安形成了油煤工业一支独大的单一经济结构,受国际能源价格变化和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影响,延安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这样的局面下,延安如何推动经济转型?
中共延安市委副书记、市长薛占海:
你说的很对,长期以来延安依托油煤资源,经历十多年经济高速增长期,同时因为产业结构单一,造成现在“油主沉浮”发展的困局。近年来我们市委市政府扭住结构调整转型发展不放松,目前尽管成效还没有完全的显现出来,但是我们已经找到了转型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当然,我们延安的发展症结在结构,难点在结构,突破点也在结构,转型毕竟不是转身那么容易,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也必须下一番苦功夫。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坚持把产业转型发展作为追赶超越的主攻方向,大力实施“高端能化强市,特色产业富民,文化旅游带动,生态环境提升,城乡一体发展”战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加快谋划实施一批符合实际的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彻底摆脱经济增速长期在全省排名落后的被动局面。这个方面我们市委市政府也经过认真的研究,在我们第五次党代会上提出一系列的新思路、新举措。一是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突破“沟道思维”,放眼全国谋划延安未来,用新理念引领新发展,坚持有中生新、无中生有、变中求进,摒弃传统路径依赖,挖掘经济发展新潜力,抢占产业链条新高端,提升发展质量新高度,加速动能转换,在更高层次上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二是发挥特色资源优势,把高端能化作为主攻方向,把产业园区作为主战场,全面实施延安综合能源基地发展规划,加快陕北高端能化基地和石油、煤炭、天然气、煤电“四大基地”建设,推进油煤气资源综合转化利用,实现能源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跨越、能化由初级加工向产业链中高端跨越。加快文化旅游业和现代农业发展,补齐非能产业、非公经济、现代服务业、县域经济发展的四个短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把改革作为推动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放管服”改革,以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进一步增强创新发展、金融服务和生产要素保障能力,加快打造低电价、低气价、低水价区,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零距离、无缝对接保姆式的服务,让企业家和投资者在这里舒心创业、安心投资、竞相发展。四是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抢抓政策机遇,用足用活国家给革命老区、贫困地区“量身打造”的政策措施,主动叩门招商,专项精准招商,积极引进一批高科技、轻资产的新业态、新经济和一批大数据、新材料、节能环保、“互联网+”等带动行业发展、引领产业升级的重大项目,努力形成多业态并举、多元化发展、多极点增长局面,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陕西日报记者:
我是陕西日报记者,延安是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市,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按照“五大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延安如何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延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张骁卫:
我之前在市委办工作,长期服务于宣传媒体,今天看到大家感觉到很亲切,很能体会大家的辛苦。延安作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市,可从这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时间来看,延安1999年开始实施大面积的退耕还林,在全国是率先的,2013年延安市又自筹资金开始了第二轮退耕还林,两轮退耕还林市长也介绍了一共退耕了1077万亩。二是从面积来看,延安市退耕还林面积占全国的2.5%,在全陕西省占到1/3左右,这在全国地级市里面也是最大的,第一市是当之无愧的。但是辉煌已是历史,形势依然严峻,未来还需努力。2015年总书记回延安,说延安有“两个明显优势、一个明显制约”,这个“明显制约”就是延安的生态环境整体脆弱。我们延安将坚持不懈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主要的思路和措施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我们在思想上将会更加重视。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认真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要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们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把它贯彻和体现在我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全过程。
第二,我们在目标上更加明确、思路上更加清晰。去年12月份延安市召开了第五次党代会,提出了五大发展战略,其中一个发展战略就是“生态环境提升”。我们的目标是使延安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为了把这些目标体现到具体的工作中,近年来延安实施了一系列城市创建活动,其中一个是国家森林城市,去年已经拿到了。我们还在实施的有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我们还在实施国家层面的两项试点,一是低碳城市试点,二是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试点。这些都是我们实现生态文明整体目标的具体落实。
第三,我们在措施上会更加用力。一是最根本的我们要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大家都知道延安是资源型城市,资源、能源的开采利用在延安经济占比很高。我们要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双赢,就必须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使我们的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容量相匹配。二是坚定不移的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这些重大的生态工程,通过这些重点生态工程的实施,促进环境的改善。三是我们会进一步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加大对环境污染现象问题的处理力度,确保我们的生产生活能够兼顾到环境保护。四是要通过创新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要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提高能源资源的采收率,通过推进重大能化项目的实施,来提高能源资源的转化率,我们还要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来提高我们能源资源的利用率。五是我们要在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环保的浓厚氛围,从各级领导到广大群众,自觉的把我们的生产生活融入到建设生态文明社会这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来。
第四,我们会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在这一方面延安市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加强这几方面的机制建设。一是明确主体功能区,二是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三是编制自然资源资产的负债表,四是党政领导自然资产离任审计。
总之,我们要通过制度保证,使延安的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有序发展,把延安真正建成陕北的好江南。
人民日报记者:
我是人民日报记者,两年前习近平主席在延安召开了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并在会上提出了四问,之后延安提出了2018年在革命老区中率先实现脱贫致富,我想问一下牛局长如何保证延安实现这一目标,制定了哪些措施?
延安市老区扶贫开发局党组书记、局长牛永红:
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回延安看望老区人民,并主持召开了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对加快革命老区脱贫致富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两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及时制定出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行动方案》《举全市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我们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按照“六个精准”要求,加大资金投入,强化部门协作,同步推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大力实施“六个一批”脱贫工程,两年来延安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两年我们累计实现了19.05万贫困人口脱贫,538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底的 13.2%下降到0.76%,实现了两个覆盖,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长短(音)产业全覆盖,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社会兜底保障全覆盖。今年我市将实现剩余的1.02万贫困人口、292个贫困村脱贫退出。2018年将实现延川、延长、宜川3个国定贫困县脱贫“摘帽”。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要务,大力发扬延安精神,拿出老区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中的那股子精气神,紧紧围绕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脱”四大问题,全面落实好组织领导、政策支持、资金投入、部门联动、动态管理、督查考核六大保障措施,全力实施好“八个一批”脱贫攻坚工程。一是易地搬迁“挪穷窝”。把居住自然条件恶劣、难以生存发展的贫困群众,集中向城镇和社区搬迁,2018年6月底前所有搬迁房屋达到入住条件,同时,我们对建成的搬迁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致富产业,真正实现贫困群众能够搬得出、有产业、稳得住、能致富。二是紧紧扭住产业扶贫这一核心来促进老百姓增收,也就是产业扶贫“促增收”。紧紧依托延安林果、草畜、棚栽三大主导产业,加快培育壮大各类特色产业园区,吸纳群众入园入企就业,引导贫困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加工销售和一体化社会服务,筑牢群众脱贫致富的基础。三是抓好就业创业“拓富路”。加强贫困户劳动力技能培训,新增公益性岗位、国有企业用工等优先向贫困户倾斜,给予贫困户创业政策性支持和保障,不断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四是生态扶贫“求长远”。生态建设工程要优先向贫困村和贫困户倾斜,把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就地转化为护林员、防火员。实现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和贫困户稳定脱贫。五是医疗救助“保健康”。全面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为贫困户建立合作医疗、大病保险、大病救助、商业医疗保险和慢性病门诊费用救助“五重保障”制度,有效解决因病返贫致贫问题。六是教育扶贫“断穷根”。①落实从学前一年到大学毕业的全程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②大力开展实用技术技能培训,使每个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掌握一项生产实用技能,提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整体素质。七是危房改造“保安居”。今年全面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工作,确保贫困户住房安全。八是社会保障“兜底线”。坚持“两线合一”,全面落实低保、五保、养老保险、高龄补贴、残疾人救助等措施,真正实现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的生活保障。
中央电视台记者:
我是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提起延安,红色文化,宝塔山、延河水、杨家岭,每年慕名旅游的人非常多,跟这些热相比还有黄土高原自然景观,比如说乾坤湾、南泥湾,但是和红色旅游比起来,相对有一点低调,我想问一下马主任,您如何看待冷热不均的情况,作为延安来说全域旅游这盘棋您怎么下?
延安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马东坡:
感谢这位先生对延安旅游的关心。延安旅游是一个热门话题,对您所提的延安旅游冷热的关系我们正在进行战略调整,战术与措施的安排。您的问题很有时代感,也是多层次。如您所说的,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为海内外关注,延安的发展变化牵动着当代国人的心。我们延安不光有党中央毛主席生活战斗留下的众多红色遗迹,更是由于20多个少数民族在这里生活,为10多个少数民族政权所治理,处在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的过渡带上,历史积淀形成丰富而独具魅力特色的陕北文化,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我们按照“全域旅游”发展的理念,大力开发以红色文化、黄土风情文化为主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积极实施十大革命旧址景区改造提升,打造枣园文化广场、圣地河谷金延安板块、黄帝文化园区、鲁艺文化园区、文安驿文化园区、延安革命纪念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南泥湾文化旅游小镇等一批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去年成功了举办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使延安旅游持续升温。2016年来延游客达4025万人次,其中红色教育培训33.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8亿元,这些丰硕的成果使文化旅游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快速攀升。
目前,延安市五次党代会和五次人代会把“文化旅游带动”作为我市十三五期间的五大发展战略之一,为此,我们把加快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以构建红色文化旅游、黄帝历史文化旅游、黄河自然遗产文化旅游、黄土风情文化旅游和绿色生态休闲文化旅游“五大板块”,培育形成红色文化教育培训、文化出版和影视传媒、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文化演艺和数字动漫、民间艺术品加工贸易“五大产业体系”为工作目标,让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延安成为全国红色旅游首选地、全球炎黄子孙朝圣地、黄河自然遗产观光地、黄土风情文化传播地。一是加快构筑全域旅游新格局。把延安作为一个大景区,深度挖掘红色文化、黄帝文化、黄河文化、黄土风情文化和绿色生态文化内涵,加快推进景区开发提升、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和服务功能完善,着力构建全景式覆盖、全产业发展、全季节体验、全社会参与的全域旅游新格局,推动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二是以先锋的市场理念、深刻的品牌内涵、灵活的营销手段,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推进延安革命纪念地、南泥湾、壶口瀑布、乾坤湾等一批5A级景区创建,建成一批文化旅游名镇、文化古镇和特色旅游示范村,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宣传营销则侧重对客源市场、客户群进行细分,以国际化的品牌影响力推动延安旅游业态发展。三是守护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功能,大力发展红色教育培训产业,让全党同志从延安精神中汲取从严治党力量、补足精神“钙片”。让所有来延安的客人对中共中央在延安光辉的十三年烽火岁月有更深切的了解和认知,使延安精神在游客的游览品味中显现出延安是“受挫者的励志之地、寻梦者的启航之舟、成功者的哲学家园”的时代特质。
这就是我对您所提的问题的思考、理解和回答,希望您能满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